12年的街头表演抗争路 Mr. Funny无惧阻挠:我团火烧到而家!

撰文: 郭雅扬
出版:更新:

街头艺人苏春就(Mr. Funny)早前在大埔表演时被警察以涉嫌阻街截查,围观的街坊声援、网民热议 ;事隔一周他无惧打压,重回大埔大荣里表演,周日亦如常回到他坚守近十载的抗争之地铜锣湾时代广场表演。
2005年,时45岁的他以“Mr. Funny”的名号开始走上街头表演,2010年因此惹上官非,可幸胜诉成为案例,为艺人们争取到街头表演的权利。此后,他每一个周末都在街头,为社区带来欢笑,但已甚少回去他街头表演的起点、断言过会成为香港第一条表演街的旺角行人专用区,“旺角是我的心结,又爱又恨。”他说。

Mr. Funny凭多年经验,已懂得如何聚拢观众,缺乏的只是一个长期的公共表演空间。(郭雅扬摄)

胜诉 却离开最喜欢的旺角

2010年4月,Mr. Funny在铜锣湾行人专用区表演时被票控阻街,9月上庭审讯后,裁判官根据《基本法》第34条注明港人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裁定他罪名不成立,并指出“行人专用区的定义不应只是让行人行走,应该让所有城市漫游者进行各种交流和表演活动,相信香港有足够文化水平,接受和容忍这类表演。”

因为此案,令Mr. Funny声名大噪,开了先例令街头表演艺人倾巢而出,占据旺角行人专用区。可惜,这场胜仗间接令他离开自己最喜欢的旺角。他批评这里的表演者质素参差,甚至不懂尊重他人:“有些表演者为了争位而斗大声,上面是民居来的,要互相尊重。”曾经,他期待官司赢了可推动旺角行人专用区成为香港第一表演街道,继而争取街头表演发牌制度。不过,旺角已走了样,“旺角是中心位置,什么人都会来,又多游客,表演者代表了香港文化,应该要自律。”他唯有出走到别区,发掘新的街头,铜锣湾之外,荃湾、大埔都见到他的踪影。

我要提醒大家,时代广场前是公共空间,我不单是表演,也是抗争。
街头艺人Mr. Funny
Mr. Funny的“尖叫鸡”有如Mr Bean的Teddy Bear,是最佳拍档。(郭雅扬摄)

全职小丑 享受观众笑声

有了新的表演街道,Mr. Funny仍坚持每星期到铜锣湾时代广场外表演,“我要提醒大家,这儿是公共空间,我不单是表演,也是抗争。”

上个周日下午,他到达时代广场时,才刚打开行李箱准备表演,商场保安便马上走过来拍照问话,头上大荧幕的声响盖过了他小喇叭声,他唯有喊得更大声来吸引观众。

黑白间条衫,有时配上间条袜或间条冷帽,加上那只“尖叫鸡”,成了他的象征。“尖叫鸡”一鸣,就知道“Everybody,show time!”抛波、扯铃,还有他入行就有的默剧表演,全是他的拿手好戏,逗得大人小孩咧嘴大笑。“其实笑声永远不少,只是欠奉掌声,香港人不习惯拍掌。”他似笑非笑地说。

这天开始表演时,他摆摆双手,示意观众往中间站,观众却你眼望我眼有点害羞没移动;他皱皱眉再次摆摆手,这次却向外摆,霸气地说道:“go home,go home!”在观众迷惘的目光下,他转身整理表演工具,有点生气地对记者说:“他们不享受我的表演,我为何还要表演呢?我只表演给懂欣赏的人看。”尽显艺术家的坚持。

小朋友为了得到汽球总是争相要跟他玩。Mr. Funny说这是种很好的教育,家长会看到小朋友出来表演时的表现而更了解小朋友的特质。(郭雅扬摄)
一个行李箱,一身间条,Mr. Funny这样坚持在时代广场表演,却不懂得如何在旺角坚持,轻叹“无奈离开”。

他在街头表演逾10年,一直热爱观众的笑声,迷恋街头的挑战,“很享受那个moment,做街头表演时我是master,控制整个演出的起承转合。”与90年代在主题公园当艺人不同,表演不再是例行公事,“表演时一定要有power,摆个心出来,我团火烧到今日,仍然那么热爱(街头表演)。”或许就是因为像这样的一团火买少见少,让他成为全港罕有土生土长的全职小丑,记者问为何仍有那团火,他说:“不如你想想为何只有我一个全职。”

打金师傅 半途出家 

全职街头艺人本来就不多,像他坚持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成为Mr Funny前,苏春就是个打金师傅。17岁学打金,4年学成当上师傅,在打金行业浮游了16年,偶然的机会下他在大会堂看了一场默剧,十分震撼:“为何一个人在舞台上可以不说话表演两小时也不闷呢?”1989年,他跑了去学默剧,学成又去做兼职,星期一至五是打金师傅,周末日是默剧演员,生活风骚。

自言小时候性格戆直的Mr. Funny从未想过会当上小丑,一切只是因缘际会。(郭雅扬摄)

1993年,他遇上人生一大交叉点。打金工场已从 80年代大陆开放起逐渐北上,“打金行业看不到前景,懂得一门手艺又怎样?跳出去好过坐沉船啊。”刚巧海洋公园请人受训当小丑,其时33岁的他毅然转行,成了训练班年纪最大的学生,也是兼职默剧表演有秘捞的学生,“那时囝细老婆嫩,有什么办法呢?”

虽在主题公园工作印证了自己喜欢表演,他却受不了大机构规矩多多,担心热情被每天的“例行公事”洗刷掉,3年后索性辞工当全职艺人。“虽说是全职,但其实很徬徨,表演只在周末,星期一至五没工作,那还算是全职吗?”如他那一代人一样,他不怕辛苦,一份工收入不够就做多份;他走去学装修,星期一至五是装修工人;六日表演,一星期开工7日,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两年。“收入来源,主要为商业表演,其次入学校教,三为街头表演。商业表演大概$2000-$3000一场,收入极不稳定。”

后来,他与朋友组了剧团,到学校教表演;也接生日会、商场等商业演出,周六日就到街头表演。这些年来的浮浮沉沉,还有3年就到“六十而耳顺”之年的他看得淡然,只道“坚持”二字。今天儿女都长大成人在外国工作,他也在计划出走台湾表演取经,又在筹组剧场表演等,未有言休,“那团火还未熄啊。”Mr. Funny说。

这身行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伴着Mr. Funny走出香港,观摩及参与他向往的外国街头艺术。(郭雅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