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难民.二】住足10年麦当劳
【编按】何谓家?何以无家?又何以认定了别的地方是家?4个人,本来都有家,家却把他们推向崩溃边缘。由踏入24小时营业麦当劳过夜之始,他们被唤作“麦难民”。难民也许是镜头下远方因战乱天灾流离失所之人。这里没有战乱,可是有人执纸皮过年,有人跟家人至死不相往来,有人被社会安全网拒诸门外。总之,生活好“难”。
如果家是心之所在,麦当劳能给予的除了三餐一宿,也许还能让各有故事的人,为他们随身行李中那无处投递的情感,暂借容身之所。(系列四之二)
自由
家慧在麦当劳留宿,断断续续有10年了。
麦当劳也有麦当劳的规矩。她说自己非常识做,永远也不会“打横”躺在长椅上睡觉,只会坐着伏在餐桌上睡。她明白麦当劳要做生意,不可以“霸人几个位”,甚至如果见到有人躺睡,会过去闹醒他们。
一趴10年,她倔强坚称自己的腰骨不痛,已经习惯了。
家慧租过板间房、瞓过街、寄住过社区宿舍,还是觉得“麦记”最好。她睡过多年旺角西洋菜南街的麦当劳,最近一年因清洁散工工作机会,才搬至山道另一间麦当劳。
1980至1990年代,家慧曾在观塘裕民坊“麦记”上班,最后因宁要自由,辞职不干。她说当年返通宵更、拖地拖遍整个大堂、更换清洁每个垃圾筒,却只有半小时食饭,非常辛苦。她现在宁愿做散工,舒服一点,钱够用就可以。
在麦当劳睡觉挺不错的,干净,有瓦遮头,随处可识朋友。
家
家慧具自理能力,找工作、找食物、找衣服,以至剪指甲等生活细节,全都“自动自觉”完成;且说话时声量甚大,举止豪迈,身形分量十足,经常把眼睛瞪至溜圆,确实不像是会被欺压的弱质女流。
不过,离家20年、成为“麦当劳宿宿”10年,可曾感到孤独?家慧坚决而快速地回答“没有”,多年来未曾见过家人一面,亦不知道父母生死,有胞兄照顾他们就足够。话题提及家人后,她就变得寡言,只肯透露20年前因与家人闹翻而被哥哥赶出家门。家,似是她洒脱背后,未能触及的伤口。
朋友
甚至,她在麦当劳认识到朋友。
山道麦当劳对出斜路,正是较早前西环街头睇波放映会场地;家慧在麦当劳认识到主办人结为朋友,每次均出席捧场之余,更帮忙set场看管物资。家慧觉得跟街坊们一起“睇波”,很热闹开心。只是,一夜狂欢后,曲终人散,她独自往附近后巷长椅入睡,回归常态。
新年
新年了,她说要储钱吃贵东西,因为新年期间每间小本经营的茶餐厅酒楼都不会营业,只好被迫吃大家乐、大快活或美心等连锁餐厅,这已是她眼中的贵东西。
天气转凉,记者问她够不够衣服、需不需要送衣服给她,她又是声如洪钟地马上拒绝,表示会自行解决,说话的语气仍是一贯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