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垃圾1】每小时弃逾27,000胶杯 服务流程、回收不足待改善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近年人人谈走塑,你有没有想过,用得最多塑胶的地方或许不是餐厅,而是航空业?每餐一人1至2个胶杯,一趟短途机200多个乘客就用到400个胶杯,香港机场每小时最多可有68班机升降,即每小时可以有逾27,000个胶杯被使用,随即丢弃。
除了胶杯,还有形形色色的包装胶袋、餐包、只倒了一杯的红酒……更甚的是这些物品不一定会被分类,台籍空姐阿宝在港工作多年,见证着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一袋袋被丢下机,叹道:“飞机就像是黑洞。”背后牵涉的问题,千丝万缕。要解决,不如由认清问题开始。

近年愈来愈多海洋生物吞食塑胶的新闻,泰国今年又有鲸鱼吞食塑胶致食,“那套电影《塑胶海洋》也提到垃圾问题,一些研究也提到90%海鸟肚子里都是塑胶。”于是她开始在机上做回收。(受访者提供)

每年航空废物重量等于26,000架飞机

当了7年空姐阿宝随口就能数算一趟飞机丢弃的塑胶量,“瓶装水就更可怕,一趟12小时的飞机我要喝1公升的水,小瓶330毫升的樽装水,就要喝3到4瓶,200个客人,那是多少支瓶装水?我不会算了。”她苦笑着。

答案是600至800樽。据香港国际机场网页,2017年香港总共有逾42万班机升降。计算下来,单是樽装水,一年就可能至少有逾2亿5千万支被丢弃。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16年全球客机的废弃物达520万吨——相当于26,000架A350-900客机。IATA更预计2030年的废弃量会增至约1,000万吨。

阿宝见过不少全新的樽装水客人没饮到,留在椅袋里大概以为会获重用,但其实如没被收好,全部都会丢弃。不如此细数,大概不会看到一个放在椅袋上的胶樽、一个被丢弃的杂志包装胶袋,积聚起来却是幅巨大垃圾图像。(资料图片/陈嘉元摄)

解剖死亡鲸鱼:肚里都是胶袋

从前阿宝不觉问题如此严重,因为见到的垃圾总是细微如一只杯、一个胶袋,收了就丢。直至去年初,她看到一则鲸鱼疑因吞食塑胶致死的报导——照片里,鲸鱼被解剖,工作人员将牠体内的3、40件塑胶包括胶袋拿出来一张张摊开。那夜她辗转难眠。“第二天工作我拿了一个塑胶杯子,就要丢到垃圾桶的时候,停了一下——丢下去的感觉会让我想起那只鱼。”

“鲸鱼是张大口什么都吞进去的。”阿宝说。丢弃塑胶,就像把垃圾丢到牠的口里。

后来她在印度,更看到当地人尊敬的鸟都在街上吃垃圾,羊、牛也一样。她问过当地人:人吃牛,牛吃胶,那人不就都把塑胶吃下肚了吗?“他们说:是的,平日割开牛羊后,常常都会看到塑胶。”惊人的画面,原来已成为常态。

“看到蛮难过的。”她说完停了半晌,仿佛想起了那时。

我想改善航空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浩劫。
阿宝
那只鲸鱼肚里上取下来的胶袋。(视觉中国)

即弃包装胶袋、餐具无处不在

自那天起,她开始留意到机上的每一样垃圾,而每一种,原来都反映着现时服务指引、弃置标准等问题。例如是服务流程:“我们的服务流程是见到客人桌上有东西,就要帮忙收走。”但那些胶杯其实可以留给客人喝下一杯饮料。

其次是包装胶袋问题——一个个胶袋包住耳机、眼罩、杂志、毛毯、餐具,然后等待被一拆即弃。“可不可以不用那个胶袋?或改成纸、可环境分解的材料,例如全马铃薯淀粉袋?”现在有部份包装胶袋虽用了“可生物降解”材料——却是在传统塑胶中混合淀粉、最终会碎裂成微塑胶的一种。

还有无数的胶餐具。阿宝知道一些公司会采用质地较硬的塑胶餐具,可清洗再用,隔一段时间再整批替换。然而时间虽延长,最终仍要被丢弃,分解时间也更久。

有网民建议用金属餐具,但阿宝说会有耗油问题,相信航空业未来会朝一次性而可环境分解材料的方向走。然而一次性物料如果大量使用,还是会影响环境,例如竹筷,虽然可分解,但亦消耗了不竹材。如果转用金属餐具会增加燃油,鼓励乘客自备餐具,有需要再由航空公司提供餐具,又是否可行?(吴钟坤摄)

小礼包拿走一样 整袋要丢弃

即使客人有意识省下不需要的物品,但因为航空公司有自己的卫生标准,物品最终仍会变垃圾。有航空公司规定如餐具包派给了客人,即使对方马上就交还,基于公司的卫生规定,都要拆开重洗。而餐具包里除了会重用餐具,其余包括湿纸巾、牙签、纸巾都会被丢弃——即使它们安好地躺在包装胶袋里,完全没被污染。

(不同航空公司做法不同,详看本系列之三。)

但另一边厢,如果眼罩、耳机没被拆开,一般公司还是会连包装一起保留。某些东西上了机就要销毁,某些却不一定,当中标准阿宝也说不清。说着其他可能的做法时,她忽发奇想地说:“会不会拿喷雾喷一下包装消毒也可以?”

同样有待思考的还有处理商务客舱小礼包的准则,“礼物包里一般会有眼罩、袜子之类,有些客人会打开看一下,拿一个眼罩,然后拉起,放得好好的,想说我们会保留,但不,开了拿了一样,就要丢。”想不浪费,她说或者可以将整个礼物包还给服务员,需要眼罩的话再要求拿散装的。

“很多客人会关心垃圾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帮忙,也不知道航空垃圾的问题这么快速,这么严重。他们大概会想,不是你们都会帮我们做回收吗?没有,因为太快速了。”(资料图片/江智骞摄)

数十包花生拆散不可再用须捐赠

弃置食物的标准也有待商榷。“像花生,固定数十包包在一起,只要拆开了,就不会再用,但会捐给食物机构。”但食物捐赠,往往只限于未开封、耐放的,例如包装果汁。如遇人手不足,更可能没人查看限期而直接被丢弃。水果也是不会捐赠的物品,“一袋袋地丢。”

另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是食物量的控制。阿宝多次见到一袋袋的小餐包、饭盒被丢弃,“还有牛奶、芝士,很多。”她说现在公司好像有新增一个追踪系统,又有让空服员记下每次航班食物的使用量,以更准确地预计食物量,日后厨余问题或会改善。

“有时会觉得……我们捐的都是假的果汁,一些很多糖、不是很健康的东西。”而红酒只要一开,即使只倒了给客人一杯,也要倒掉,“飞机下降前所有酒就会集中起来,我们就开始倒(进水槽里)。”阿宝笑说:“喜欢喝酒的人就觉得心在淌血,只能半闭眼睛地倒。”(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空服人员工作忙、机舱回收空间不足

而这种种垃圾,都没有被妥善回收。有一次她参观机场回收站,看着垃圾车驶来:“一分钟有2、3辆进来,那个速度很惊人……垃圾完全没有被分类——水瓶、全新的樽装水、餐具混在一起,就被一袋袋丢弃。”她说。“那个当下,我会想我们怎么有办法处理这些垃圾?可是它们就是消失了。”

她也想多做回收,但一般情况下空姐要应付客人需求,已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水都没有喝。”空间也是问题,“往往要乾坤大挪移,例如是面包拿了去派给客人,才有位置放回收物。”

员工教育也仍待改善,有些同事不知道回收的方法,会把塑胶、铝罐放同一袋,因为没有细分,结果被丢弃。“后端回收商跟前线人员是分开工作的,公司也没怎么推广回收的方法,资讯不流通,所以会有传闻说回收是假的。”

我们的系统就是东西拿了,丢了,然后就消失。
阿宝
阿宝说有时客人以为餐具、酒瓶会丢掉,空服员收餐时客人会直接把东西丢进垃圾桶,“看到会觉得:啊!要去捡起拿来吗?要赶快走远一点捡起来,手伸进去垃圾桶里面拿起来。”最后可回收的,会分类放好。(受访者提供)

资讯不流通 无法配合回收、减废

客人也不知道原来大部份东西都会被丢弃,“大家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现在可能客人会以为没关系啊你们可以捐,可是没有啊,很多都要丢掉。”她说。

问题千丝万缕,面对种种难以掌控的问题,阿宝决定先从自己开始,拚命回收,然而机舱上空间、时间不足,都令她累瘫。后来一次机缘下,她慢慢找到了回收以外,更有力的减废之道。详看本系列之二

与此同时,回收也非万能,垃圾问题如此严重,市民可如何出一分力,源头减废?参照外地,外国的航空公司又有什么办法?详看本系列之三

我不觉得回收是最终的方法,它其实是最后一道防线。但在航空业的环境里还是很重要——如果在飞机上没有把关,下面没有人可以帮你,那物品就会全部被丢弃。
阿宝
改变,可以从许多方面着手。(吴钟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