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的真实力量 义气仔女云集“大埔谷”

撰文: 梁雪怡 李慧筠 吴世宁 柯咏敏 袁智仁
出版:更新:

当我们谈论公民力量,自会想到联会或关注组等因某议题而建立的公民组织;但于社交媒体年代,一种新的组织火速崛起——网上的地区群组。地区群组同样由民间自发,但性质含糊暧昧,会员聊天吹水、宣泄情绪、讨论时事,甚至组织运动;群众浩大,往往过万,以所住社区之名联系彼此。Facebook网上社区“Tai Po大埔”(大埔谷) 便是一例。
摄影:曾梓洋、陈焯辉、龚慧、吴钟坤

“Tai Po 大埔”的版主之一Michael Wu。 即使他已搬离大埔,但仍不时回来逛街,最爱这里的街头小吃。

大埔谷会员多达7万多人,在众多地区群组之中独领风骚。谷友齐心成就了不少神奇事,如火速救狗、协助寻人甚至组织政治行动。研究社交媒体的学者李立峰道,地区群组有如1970、1980年代曾盛行一时的地区报,促进了日常地区议题的流通;透过众人的主动参与,造就了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的强大力量。或许我们先退后一步,看看“大埔谷”的成形,如何聚沙成塔,从在网上闲聊吹水,一步一步聚集具行动力的街坊友。

左:网友失狗,其中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把图片放上群组寻犬。 (图:Mini Lee)右:“大埔谷”一众谷友于《大埔红VAN》上映之时曾一起组团捧场,并乘坐红van回大埔。(图:Tai Po大埔Facebook群组)
谷友Jeff Wong喜欢在夜深之时在大埔谷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 (图:Jeff Wong)
2015年初发生的“吐露港裸跑”事件,由谷友拍摄后上载到谷上分享。此事曾获提名为“大埔谷年度十大事件之一”。 (图:Eddie Leung)

“我们曾经反对谷友在这里谈政治,也开了另一个专谈政治的群组,但有些谷友强烈反对。的确,地区议题与全港政治之间有许多灰色地带。”Michael说。不理蓝黄,版主们尽量让大家自由发言,只删除不断重复、人身攻击的发文。“我们版主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但在雨伞运动期间,有谷友用‘大埔谷’的名义扎营、在报纸出声明谴责警方发射催泪弹,我们不能,也不会阻止。”Michael说。他指,版主其实不是管理者,而是协调者,希望在不造成谩骂攻击的情况下,让大家自由谈论。

少女想堕胎 谷友劝阻

让Michael感到最深刻的讨论,是一次来自谷友的亲身分享。曾经有一个年轻女生在谷上说她想堕胎,结果引来热烈讨论。“有许多妈妈也写上千字的留言劝她不要轻易放弃生命。”Michael说。

有个女谷友同样是年轻怀孕,在谷里真诚分享当年如何面对来自学校及父母的压力,但最终还是决定生下小朋友,希望以此鼓励那位女生。“在这里,我看到人性的光辉。因为人们愿意分享自己的际遇,用心良苦。”他说。

大埔名物“炸鸡脾”,亦是谷友最爱post的相片之一。 (图:郭浩𬀩)

Michael称,大埔谷目前并没有什么雄心勃勃的计划:“几个版主会倾倾未来有什么大议题,大家该怎样处理、回应众多发文。”他认为,Facebook本来就不是政治讨论的强大地方,充其量只是一个容许资讯流通的平台。但这样的平台容许有心人把关注的议题发大、吸引注意,收传播之效,好像早前某些地区议题如大埔多宗围标事件、太和污水问题,也是在大埔谷上成功引起关注。

或许,一个平台只要稳固安定,水土充足,无须照料打理,自会绿草成荫。未来的确未能预料,只要平台仍在,仍可往上或横向地,继续搭建。

“Tai Po大埔”Facebook群组的置顶图片,来自唱作人徐嘉浩歌曲“大埔”的MV截图。 (图:Tai Po大埔Facebook群组)
早前林建岳的“云吞面论”惹来批评,谷友纷纷在谷上分享云吞面图,以讽刺其言论。 (图:Dane Hill)
大埔的老店“富兴鞋业”结业,不舍的谷友把图片放上大埔谷。 (图:Candy Lau)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