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影像】好社区.大埔:可爱,在于有选择
撰文: 吴世宁 李慧筠 摄影组 柯咏敏 梁雪怡 袁智仁
出版:更新:
我们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我们。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影响人们的生活模式。今时今日,该到哪里找宜居的“城市后花园”?这个“后花园”不仅是绿树成荫的郊区,而是一个能够让人“生活”在社区,有空间认识街坊街里,在街道上、小店里逗猫儿狗儿玩的地方。大埔师奶谓:“大埔所以可爱,在于有选择”。想郊游的话,你在大埔绝对有空间“大步”走,“近近地”已可以到大尾督或大埔滘,小朋友更可以在校客串当个小农夫。选择,对香港人而言,几乎是已遗忘的动词。在大埔,你有得拣,你真系有得拣。
社区是人们聚会、交流、生活,体验公民权利,甚或享受简单放松的场所。在规划层面看,行人路与马路的连接,公园或广场的位置等,也直接影响市民在城市中的生活质素。然而,渐渐地,在现代城市规划之下,传统旧区的格局和特质逐渐消失。每次有动土机声在旧区响起,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在附近,将有一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住宅或商业项目落成,破坏原有的社区和城市结构。你再没法到楼下帮衬富人情味的街坊小店,换来大型购物商场或一条整理得过分的宽阔街道。我们不禁想问:城市到底为谁而建?
不少新市镇也被讥讽为“睡房社区”(Bedroom community),人的活动空间大概只有一屋斗室,街道则仅供行走之用。点到点,再跳上各种交通工具到下一个目的地。街上的风景与你无关,也许,街上根本无风景可言。碰上的不过是每天与你擦身而过、既远且近的同区陌生人,而不是街坊。
今期要说的是“大埔好社区”。怎样才算一个好社区,能让人舒适地生活?街道宽阔整洁,行人走过不用肩碰肩,有商场为你遮风挡雨的,就是宜居之地吗?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