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系秘笈】人有三急 掘“猫洞”实践无痕郊游?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又是行山、露营的季节,待在郊野的时间动辄半天一夜,若人有三急又没有厕所,怎么办?有人会选择在草丛“施肥”,但原来“施肥”都有学问!必要时,更要掘洞?

爱护环境就应支持“无痕行山”。(资料图片)

山野近年成为了香港人的假日好去处,但人多问题就多,嘈音、垃圾、草被损毁等问题渐渐浮现。想知道如何减低对大自然及他人的干扰,让大家一同开心郊游,请留意“山系秘笈”系列。

小解后请淋水

来到郊野,摆脱了城市的束缚,许多人都会“大解放”,人有三急就找个草丛了事,说是顺道“施肥”。不过,原来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适合“施肥”——有机会污染水源、吸引野生动物,也会造成异味。因此如果想在郊外小便,有洗手间就应尽量先使用,如果没有,应在距河流、营地、步道至少60米以外便溺,避免对他人造成滋扰。此外,尿液会吸引野生动物,因此加点水稀释会较佳。

掘洞大解 小心犯法

若是大便,在干旱寒冷的天气下,微生物不活跃,会较难分解。因此如果预计到要在郊外长时间逗留,附近又没有洗手间的话,有以下办法:

1. 使用密封或专用便袋

专用便袋一般有多层密封设计,可防止渗漏,袋中更有干燥粉可防味及防止细菌滋生,将人体废物放进带走即可。或可使用可密封的袋,加入祛味物料如梳打粉。

2. 掘“猫洞”

由于地下比地表较湿和有较多微生物,有利分解,因此可挖出6至8吋深的洞(又称猫洞),排泄后掩埋。这猫洞需要距营地、水源及步道60米。不过要留意,在香港,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除非获得许可,否则任何人皆不可在郊野公园或特别地区内挖出、开垦或扰乱土壤。想无忧地郊游,或者还是把一切本来不属于当地的东西都带走,实行“无痕郊游”吧。

(资料来源:综合网上资料、《山野无痕》)

带走不属于自然的东西,让山野保持原貌。(资料图片/龚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