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和荳品厂屡遭食环检控后 花百万装修6周 负责人:为走更远路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以豆腐、豆浆闻名而多次获“米芝莲”推介、有57年历史的深水埗公和荳品厂,因仅持食物制造厂牌照,但售食品予人堂食,近年屡被食环署检控,须将器皿改用塑胶制。经历一番风雨后,公和锐意变革,最近在店内贴告示指下周三(14日)起,休业装修6周,料8月上旬再开业。作为公和第四代负责人的苏小姐表示,为符合牌照要求,决定斥资百万元翻新,然而岁月痕迹或会从此消逝,“唔舍得都会,但如果店舖走更远路,我觉得是时候停下来”。

牌照风波累计罚款16,200元

深水埗公和荳品厂1960年开业,至今已有57年历史,一直以来持有食物制造厂牌照,但会在店内提供桌椅,让客人堂食,近年食环署严厉执法,公和至今至少被检控3次,累计罚款16,200元,现时该店已转用外卖器皿。苏小姐曾表示,不希望再触犯法例,已透过顾问公司检视如何配合食环署指引,申领食肆牌照。

负责人苏小姐指,会保留招牌不拆。(陈宇轩摄)

力保原貌 找回同色同花款砖瓦

改变的一天终于到来,公和近日在店内张贴告示,指将于本月14日起休业6星期作翻新工程,预计8月上旬才再以新面目示人。苏小姐指,是次翻新工程斥资百万,冀配合到现行条例,然而60年代风格的装潢将拆去,她指唯有尽力保留旧式香港味,“其实已跟设计师商讨,尽量保留招牌,但砖、瓦已用多年,都有脱落,尽量找回同一只颜色、花款”,此外,店内亦会加装空调,料以半开放式营运。

店内的拨轮电话是“开山之宝”。(陈宇轩摄)

57年油渣炉须拆 拨轮电话留予客人观赏

店内有不少珍贵回忆值得回味,如由开业至今仍在使用的油渣炉,多年来都用作烹煮豆浆,但油渣基本上已没有牌照可申领,装修后须改用煤气,她冀可维持食品质素;此外,店内的拨轮电话亦是“开山之宝”,苏小姐称已没用很久,翻新工程完成后会变为陈列品供食客观赏。

苏小姐坦言因翻新有不舍,下此决定前实考虑了很长时间,惟不得不向前,“唔舍得都会有,但反过来看,未来须要休息一段很长时间装修,如果想店舖走更远路,是时候真的要停下来,希望翻新后工作环境改善,同事们年纪较大,他们工作轻松一点,可以工作更长久。”

深水埗公和荳品厂1960年开业,至今已有57年历史。(陈宇轩摄)

牌照风波体现患难见真情

对于过往的牌照风波,转用外卖器皿等等困扰,苏小姐觉得只是一个小风波,“过程中有很多人支持我们,很多街坊和行业内的人俾意见,患难见真情”,她指重新开业后无奈部份食品须加价,但不会大幅度加,强调是街坊生意,不希望对消费者造成太大负担。

店内贴出告示,指将于本月14日起作翻新工程。(陈宇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