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参考台北推二次袋 惟商户非强制出售 环团质疑难减废
垃圾征费酝酿多年,明年4月终于实施,政府拟仿效台北做法,建议零售商于收银处同时售卖单个垃圾袋作为“二次袋”,市民可当作购物袋使用之后,亦可作为垃圾袋使用,以收“一袋两用”之效。
不过,环保署指暂不会强制要求所有获授权零售商,全面出售指定袋来替代现时出售的塑胶购物袋,意味“一袋两用”的选择权会交予市民。有环保团体就质疑,不强制零售商售卖“二次袋”,他们未必会为售卖单个指定垃圾袋,难以推动减塑。
台北推动初期未强售二次袋 承认成效有限
2013年,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推出“二次袋”。在政策推行初期,超级市场及便利商店当年仍可自愿出售“二次袋”。当时连锁超市售卖的购物用塑胶袋分两种,第一种为小型袋,卖1元台币,第二种为大型袋,卖2元台币。
至于台北环保局推出的零售“二次袋”,3公升袋卖1元,14公升袋卖5元,与垃圾袋单价相若。商户贩售“二次袋”所得利润很低,每卖出一个“二次袋”只能收取0.05%手续费。
台北环保局其后承认,由于超市内购物用塑胶袋与“二次袋”销售利润差异大,加上法例未有强制规定售卖“二次袋”,导致推广“二次袋”成效有限。
2018年,台北市政府调整相关政策,规定当地超市及连锁便利店,必须售卖单个垃圾袋作为环保“二次袋”,购物用塑胶袋一律禁售。当时环境局考虑到市民或对于指定垃圾袋的印象欠佳,故此为“二次袋”推出全新设计。
香港情况是怎样呢?2021年,全港弃置塑胶购物袋达45.6亿个,相当于人均一年丢弃628个,政府去年底本港优化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胶袋征费提高至1元。环保署亦曾有意仿傚台北推出“二次袋”政策,不过一直未有公布会以强制,还是自愿方式推行。
环保署回复查询时指,参考台北的经验,以及考虑到市民需要时间适应以指定袋替代一般塑胶购物袋,署方在实施垃圾收费后,不会强制要求所有获授权零售商,全面出售指定袋来替代现时出售的塑胶购物袋。署方特别提及,台北为采取了“渐进方式”逐步推行“一袋两用”。
环保署表示,零售商普遍对推行“一袋两用”反应正面,但建议让市民自由选择普通塑胶购物袋或指定袋。届时市民于购物时,可继续选择使用自备的购物袋、以最少1元购买由商户提供的塑胶购物袋,或以法定售价购买特定容量的指定袋,如15公升盛载货品。
政府亦会鼓励零售商提醒员工于收银处向市民询问是否需要购买指定袋盛载货品。署方称,根据垃圾收费的法例,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的相关法例并不适用于指定袋,推行“一袋两用”不会与现行的优化计划有所冲突。
绿领行动高级公共事务主任萧颖妍指,台北当年强制实施“一袋两用”之后,塑胶购物袋大减,赞成强制零售商售卖单个“二次袋”,否则商户可能只会售卖指定垃圾袋。市民为了方便,购物时买一个袋,弃置垃圾时用另一个袋:“如果系有心减少胶袋量,你要做得彻底啲。”
最好就系可以强制去做,唔强制去做根本冇办法去推到‘一袋两用’。
萧颖妍表示,未来垃圾征费实施之后,当收银处共有两款袋供市民选择,市民则会衡量哪一款购物袋较为划算,“如果你唔再额外交胶袋税嘅话,你未来胶袋征费就会好似冇发生过,就会化为乌有。”
由于塑胶购物袋无论何等容量都只售1元,指定垃圾袋则未必是优先考虑。她认为,实行“一袋两用”的同时,指定垃圾袋的价钱应该额外加价1元:“如果我买一个1.1元10公升嘅胶袋(指定购物袋)嘅话,你就唔系畀1.1元,你系畀2.1元,咁先至系公平,因为我哋嘅目的唔系想鼓励你攞多啲胶袋,我哋唔系想你计下到底拎边个袋抵啲。”
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则指,消费者有自由选择是否选用指定垃圾袋没有坏处,商户亦不太在意1元的胶袋税。但如果政府强制商户售卖“二次袋”,考虑到客户的感受,他们没有自备购物袋,就只能使用指定垃圾袋会很“肉酸”。他说,从市民角度而言,顺路回家自然可以接受使用垃圾袋,反正可以重用,但携购物袋外出只会被人笑,认为应给予市民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