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民调:39%受访者感家庭不快乐 倡加快建公屋 改善居住环境
近期接连出现家庭悲剧,妇联今日(9日)发布的“快乐家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35%港人对家庭生活感快乐,受访者指影响家庭生活快乐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减少”、“抗疫压力”及“照顾家庭压力”。妇联促请港府加快建造公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带头落实家庭友善措施。
妇联今日公布“快乐家庭”问卷调查结果,当中,访问1,658名18岁以上香港居民,共收集726份网上回复及932份实体问卷,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反映,今年仅35%市民对家庭生活感愉快,但较上年的27%有进步,上升8%,其余39%感不快乐,26%答不知道或很难讲。
调查指出,影响家庭生活快乐与否的三大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减少”、“抗疫压力”及“照顾家庭的压力”。有8成人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减少”对快乐指数的影响最大,而往年影响最大为“抗疫压力”,香港妇联秘书长马淑燕表示,香港已逐渐回复正常,抗疫不再是港人面对的最大困难,相反是现时经济环境导致的收入减少。
社区沟通辅导服务不足 家庭困扰大肚妇:“唔知点讲,见到社工有啲惊”
被问到不开心时常找的倾诉对象,有34%会找朋友、同学或同事倾诉;23%会与家人倾诉;4%会会寻求社工帮忙,而有31%受访者则不会与他人倾诉。超过5成受访者认为现时没有足够的社区沟通辅导服务。
马淑燕分享个案,指曾遇到一名在街上流连的大肚妇,在沟通及引导的过程中,得悉她正受家庭困扰问题,但又不知如何找人倾诉及协助,认为“家丑不出外传”,“我唔知点讲,见到社工有啲惊”,更一度泛起自杀念头,唯之后在义工协助下得到帮助。马淑燕认为,现时社会上的情绪支援不足,令很多基层市民都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团体建议政府提供正向家庭教育的活动,增加社区的关爱感。
8成受访者认为建公屋、改善居住环境最能重拾家庭快乐
此外,8成受访者认为增建公屋,改善住屋环境最能够重拾家庭快乐;57%望能增加长者及幼儿照顾者的支援;最后有26%受访者望能提高最低工资并实行一年一检。
团体亦建议政府加快兴建公屋速度及缩短轮候时间,改善住屋问题,并促请政府带头全面落实家庭友善政策、标准工时相关政策,完善幼儿照顾服务及增加照顾者支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