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加价|议员批加幅惊人吓亲市民 运输局:不会原封不动交行会
各间专营巴士公司去年已向政府递交加价申请,其中九巴申请加价9.5%,城巴新巴则划一每条路线加价2元,城巴申请调高机场线车费幅度更为50%。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今日(17日)讨论巴士加价,各巴士营办商管理层亦有出席。多名议员于会上炮轰加幅不合理,民建联李世荣形容:“加幅惊人,吓亲市民”。
经民联议员卢伟国则指现时加价是“最差嘅时机”,难以支持。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亦称之人神共愤,不过亦指专营巴士面对铁路网络扩展的挑战,长远难以持续服务,建议政府设立与通胀率挂勾的方程式,让巴士公司每年以通胀率的一半加价;如有需要时,再以港铁股息补贴巴士公司。
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李碧茜表示,会视乎巴士公司于疫情后的恢复情况,再评估加价理据是否足够,强调加价方案不会原封不动。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今日讨论专营巴士加价,多名议员先后炮轰加幅不合理。卢伟国表示,对乘客而言,现时加价是“最差嘅时机”,指:“好难支持到”。他表示,现时只是刚刚复常,而巴士公司加价的理据,却是疫情期间大受打击的数据,例如疫情下机场线大受打击,建议应审视复常数个月后的数字再决定。
香港新方向议员张欣宇亦表示,加价要考虑市民接受程度,今次加幅有不少市民难以接受,尤其巴士是代步的必需品,“揾唔到其他选择要硬食”。他续指,巴士服务质素近年亦饱受质疑,尤其脱班率亦见上升,未见进步,批评巴士公司将成本压力全部转嫁至市民。
田北辰倡巴士公司每年按通胀率一半加价
田北辰表示,是次申请加幅非常高,形容人神共愤,但撇除巴士公司“狮子开大口”,背后加价亦需检讨。他续指,港铁网络持续扩展,东铁过海后对巴士经营情况更加不利,难以持续服务。他认为,今次政府应尽力把关,假如不加价会有倒闭危机,便可适当加价,“吊住盐水做住先”;但长远而言,巴士于劣势下竞争,应考虑设有新的票价调整机制,与通胀率挂勾,每年按通胀率的一半自动加价。他续指,假如仍有经营困难,政府可考虑以港铁股息补贴。
李碧茜回应指,现有票价机制有考虑不同因素,若单以通胀率为指标,巴士公司未必能有效面对其他成本上升,例如油价、人工的挑战,因此需小心考虑相关方案。
民建联批加幅惊人、疯狂
民建联议员陈恒镔则引用“巴士阿叔”名言:“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理解巴士公司有经营压力,但市民生活上亦承受压力。他形容,机场线加50%为“一个疯狂做法嚟”,希望政府提供清晰指引,供巴士公司参考再决定加幅,而非由政府“杀价”。他又认为,政府应协助巴士公司增加非票务收入。
同属民建联的李世荣批评,加幅极不合理,非市民承受范围之内,形容:“加幅惊人,吓亲市民”。不过他亦指,运输署审批新路线缓慢,同样令巴士公司营运困难。
李碧茜表示,会审视疫情后各巴士公司的恢复情况,再评估加价理据是否足够,强调加价方案不会原封不动,之后再将申请交予行政会议。她又指,现时设有“专营巴士豁免隧道费基金”,可用于对冲车费加幅。
新巴城巴:划一加2元更公平
各巴士营办商亦有出席会议,新巴城巴母公司汇达交通行政总裁谭利民首度就加价现身解画。他表示,划一加2元是最公平,亦可以将加幅平均分布于乘客身上。其投影片亦提到,此举较为简洁清晰,而且可重整严重亏损的短途线。翻查资料,部份短途线加幅可高达六成。
他又强调,机场路线虽然申请加50%,但以25年而言,其实相当于每调加1.64%。他又指,会为机场员工提供更多优惠,由77至56折,调升至63至46折。
九巴:客量仍较疫前少一成
九巴财务总监梁祖德表示,疫情后乘客量仍未完全恢复,现时仍较疫情前跌10%客量。他又指,由于港铁屯马线及东铁过海段通车,每日客量减约13万人次,即大约跌5%。新大屿山巴士营运总监施伟廉则指,即使撇除疫情,其实五年前便已经开始亏损,需要可持续的经营情况,才可继续改善服务。
巴士公司加价幅度是多少?
各专营巴士公司去年向政府申请加价,据政府披露,九巴加幅达9.5%,城巴新巴划一加两元,部份路线申请加价50%,详情按此。
新车费何时生效?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将审批加幅,当局指如果加幅过高,政府会建议调低加价幅度甚或拒绝申请,暂未有加价生效日期,详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