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统计揭有买家Full Pay二手居屋 公开市场非首置买家占最多
房委会公布居屋二手单位的买家统计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有部份买家可以“Full Pay”(一次过付款)方式购买单位,当中以公开市场“非首置”买家最多,共约四分一人可“Full Pay”买楼,他们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出售先前物业所得的收益,共有约71%;至于单位毋须补地价的居屋第二市场,亦有6%绿表买家及2%的白居二买家可一次过付款置业,其中有约4成人获父母金钱资助,即俗称“靠父干”。
结果亦指出,在公开市场买家中,“首置”及“非首置”买家的单位平均价格为540万及580万元。而第二市场买家中,绿表及白表买家则为540万及470万元。
最新的统计调查,对象涵盖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两年间,公开市场的自住买家,以及第二市场的绿表买家和白表买家(即“白居二”),期间共访问了1,503名买家。
四分一公开市场买家非首次置业 大部份私楼搬居屋
调查发现,约75%在公开市场购买居屋的买家属“首置”,其余25%为“非首置”,当中超过90%公开市场的“非首置”买家,于购买单位前居于私营房屋。
而公开市场买家选择购买居屋二手单位而非私楼,其主要考虑因素是价格。结果指出,有约8成“首置”或“非首置”买家表示,二手居屋的单位价格较低。
▼即睇今期新居屋▼
绿表第二市场买家入息最高
而在家庭月入中位数中,各类买家的入息中位数大致相若,分别各为50,000元,当中以第二市场绿表买家最高,达52,500元。
此外,约91% 的第二市场绿表买家原为公屋租户,并已居于公屋平均约16 年;亦有34%人居于公屋只得10年以下,之后已购买居屋置业。有75%的第二市场绿表买家表示,选择购买居屋二手单位而非继续居于公屋或轮候公屋,主因是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
21%白居二买家曾申公屋 因轮候时间长放弃
有84%“白居二”买家表示,第二市场居屋单位的价格较公开市场居屋及私楼的价格低。此外,亦近8成“白居二”买家没有申请公屋,虽然有约21%人曾申公屋,但当中有67%人因公屋轮候时间长,故选择不继续轮候。
部分人Full Pay买楼 公开市场非首置买家达四分一
调查亦指出,大多数买家有申请按揭贷款 。不过,在公开市场买家中,有5%及25%的“首置”及“非首置”选择一次过付款;而第二市场买家中,亦分别有6%及2%绿表及白表买家选择“Full Pay”。
8成公开市场首置买家 靠个人储蓄Full Pay
而在资金来源中,8成公开市场“首置”买家使用个人储蓄 “Full Pay”,而绿白表的第二市场买家亦有7成。此外,亦有不少人靠父母的金钱资助,公开市场“首置”买家共有45%,而绿白表的第二市场买家则有约4成。
被问及楼价首付的资金来源,大部份人以个人储蓄支付首付,比例介乎78%至94%。另外,亦有相当比例买家的金钱资助来自父母,当中“白居二”买家达55%,而公开市场的“首置”人士达41%。
另外,在申请按揭贷款的买家中,公开市场买家平均要借楼价76%及67%的按揭贷款,而第二市场买家则平均贷款约8成。
不过,亦有人贷款额较低,在公开市场中,有9%“非首置”买家只需贷款楼价50%以下,而“首置”买家亦有4%;第二市场买家的绿表及白表,亦分别各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