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倡原址保留阁麟街20米百年砖墙 最快半年内完成研究报告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市建局拟用“保育融合”方式原址保留阁麟街20米砖石构件,但属于阁麟街29号的第3个地段将不获保留。(林若勤摄)

位于中环阁麟街的百年“背靠背”唐楼砖墙遗址,市建局提出新方案,建议以“保育融合”的方式,原址保留20米的砖石构件,市建局执行董事马昭智今日(13日)出席传媒午宴时,进一步解释方案,表示新方案将还原1900年代的城市设计。

保留所有砖墙技术上不可行

马昭智表示,去年9月于古咨会提出以先清拆后重置方式保育,考虑到关注团体提出的保育建议,于是提出进一步保留砖石构件的可行方案,“虽然古咨会冇评级,但冇评级系咪唔可以表彰民间历史呢?”不过,根据土力结构工程师的意见,砖墙现时的安全系数低于土力结构标准,如要保留全长34米的砖墙,技术上不可行。

市建局亦建议该处附近另外三个地段,改建成通道及历史展示空间。(市建局提供)

拟原址保留及建博物馆

市建局总经理(规划及设计)区俊豪解释,昔日华人居住地段较狭窄,仅得15乘60平方呎的大小,而现址遗留下来的“背对背”砖墙设计,反映当时生活环境。故新建议下将会保留原址两个近威灵顿街的地段、长约20米的砖石构件,重塑昔日地段模样。

至于其余三个地段,其中一个会改建为通道,另外两个地段会形成一个三维博物馆(Walking museum),展示其他较完整的砖石。

市建局最新建议原址保留约20米的砖石构件,图为其中一个地段。(林若勤摄)
中西区关注组发言人罗雅宁赞成市建局提出的方案,但希望当局探讨保留更多砖墙。(林若勤摄)

团体冀保留更多砖墙

区续指,原址保育是否可行,取决于砖石的结构稳定和安全程度,市建局会再向地政总署申请抽取砖件样本,并已聘用英国专门研究砖石的公司研究可否进一步保留更多的砖石,料最快半年可完成该报告。

关注事件的中西区关注组发言人罗雅宁表示,赞成市建局提出原址保留及设计三维博物馆的方案。不过,新建议下只保留其中两幅较矮的青砖墙,未有保留拥有较完整青砖的地段,即阁麟街29号,“得佢嘅砖墙仲可以见到有梁托,系𠮶个时代特别嘅建筑。”她希望,市建局可探讨是否可再保留更多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