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南延线|新站曾研3方案 16区站屯门河与泳池中间落墨免延误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屯马线/屯门南延线】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后,短期内未有其他新路线等通车,但多项铁路基建已拍板,陆续展开规划。其中屯马线的屯门南延线,预计明年动工,2030年竣工,现正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咨询。

根据顾问公司最新提交,屯门南延线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该线在走线方面曾考虑三个方案,主要涉及现时屯门站与未来屯门南站之间,新设“第16区站”的位置。该站拟建位置在屯门游泳池附近,报告评估新站选址,如直接建于现有屯门游泳池位置,将会影响竣工时间。如置于泳池西边,依屯门河而建,则可能影响屯门河水质。最终第16区站“中间落墨”,置于泳池及屯门河之间,避免触及泳池的主要范围。

报告又提到,在建造期间,计划于旱季在屯门河道堤岸兴建临时钢平台,分阶段兴建桥墩及高架桥结构,希望将环境影响减至最少。

▼屯门第16区增设一个中途站▼

+2

两新站服务10.9万人口 助减屯门公路及青山公路挤塞问题

港铁早前委聘工程𫖶问公司艾奕康(AECOM),为屯门南延线设计顾问。AECOM于环评报告指出,屯门南延线可以透过铁路,改善屯门市中心以南交通,区内大约有10.9万人口,在延线通车后,只需步行500米便可到达新建的屯门南站及第16区站。

报告续指,项目有助纾缓屯门区交通,并减低陆路交通产生的污染,假如没有推动该项目,相信屯门公路及青山公路的挤塞问题会进一步恶化。

屯门南延线将于现有的屯马线,加设屯门南站及第16区站(港铁网站图片)

报告强调,如没有屯门南延线,居于屯门南边的市民,需10至20分钟才可到达屯门站,而且难以纾缓交通挤塞。在工程完成后,第16区站有助释放该区的发展潜力,服务现有4.2万人口,而日后随新房屋项目落成,区内会再增2.4万人口。

报告又透露,在设计延线方案期间,曾构思不同方案,受到不同环境限制,几个方案主要差异在于第16站的选址问题。其中一个方案,拟将第16区站设于屯门游泳池现址,路线途经政府临时政府拨地、短期租约用地,以及香港建造学院屯门训练场等。环评报告指出,该方案对屯门河水质影响较少,但在泳池完成重置前,工程都未能动工,变相可能延误完成,未能如期于2030年竣工,最终未有拣选该方案。

屯门游泳池(港铁网站相片)

另一方案是将第16区站建于泳池的西边,依屯门河而建。报告指虽然免却上一个方案的缺点,但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屯门河水质,方案最终同样没有采用。

第三个方案亦即是现时选定方案,按照计划,第16区站将“中间落墨”建于屯门游泳池及屯门河之间,避免触及泳池的主要范围。报告指,在此方案下,泳池的主池部份,毋须在动工前就拆除,而且亦可控制对屯门河水质的影响。

屯门河上设架空路段 建新桥墩料对河水水质有暂时性影响

在环境影响方面,项目施工时,将包括屯门河道设定新桥墩,并透过使用围堰和预制桩帽壳,营造干燥的工作环境,预计对水质会有暂时性的影响。另外,在建造期间,可能对屯门公园内的鹭鸟夜间栖息,构成轻微至中度的生态影响,并对其飞行路径构成潜在影响,但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

同时,屯门第44区内,有一个液化石油气储存库,毗邻工地范围,部分拟议的铁路走线亦于此区域内,因此在建造阶段,必须实施良好的安全措施,以尽量降低风险水平。

+1

延线日后或再有发展 接通屯门西部

报告又透露,政府计划于屯门的西边,即龙鼓滩一带填海,之后加以发展,日后需要研究是否可以兴建铁路,将屯门西部连线屯门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