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哀歌】晚晚做思考题 临床心理学家:10个学童6个功课压力大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幼稚园K3生应付“TSA”程度功课,苦不堪言。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表示,过去接获的求诊个案中,每10个幼稚园及小学生中,就会有5至6个因功课压力而产生情绪问题,情况十分普遍。邹凯诗表示,试过有K3生天天要应付抄写及思考推理题功课,学习能力追赶不上学校程度,经常会哭闹、发恶梦甚至打人。她建议家长可按学童学习能力选校;做功课时亦宜多给予鼓励,订立做功课时间表,以及按“先难后易”的次序完成功课,让子女有充足精神解决功课难题。

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表示,过去接获的求诊个案中,每10个幼稚园及小学生中,就会有5至6个因功课压力而产生情绪问题,情况十分普遍。(资料图片)
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表示,家长要以保护子女安全为大前提,鼓励他们说出情况。(资料图片)

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表示,过去接获不少幼稚园及小学生个案,因功课压力大而求诊。她表示,原因不一,功课程度及数量固然会影响小朋友学习情绪,但亦留意到部份学童因追赶不上学校学习进度,做功课时承受不少压力。而教育心理学家邓澔明表示,过往有一半的接触个案,是小朋友本身有学习障碍而导致学习压力。

K3学生日做抄写功课抽象思考题

邹凯诗举例,试过有K3生就读一间程度较高的幼稚园,教学内容跳高一个年级,令小朋友难以应付;加上天天都要做抄写功课及“抽象少少”的思考推理题,“连大人都要谂一谂的题目”,令小人儿每晚做功课至9时,更不时因而哭闹、发恶梦及打人,直至家长为小朋友报读学习环境较轻松的小学,情况才有改善。

另外,邹凯诗指,如果家长对功课进度要求太高,亦可能为小朋友带来压力,引起反效果。她表示遇过有小三生,其学校安排周五有13份家课,本可平均分配周六、日完成,惟家长考虑到周六有节目,便要求小朋友要在周五晚一次过完成,令对方疲惫不堪,“宁愿发脾气,都唔愿做功课,起码都系唞紧”,即使做功课时,亦会经常去厕所及发梦,要父母“闹一句,才做一句,但写字仲要好丑样”。

心理学家:家长可为子女设时间表 “先难后易”做功课

处理功课问题令家长与学生关系僵持不下,邹凯诗建议支援子女做功课时,不宜太过催迫,应适当给予休息时间。她表示,幼稚园生专注力一般只有15至20分钟;而小学生只有25分钟至半小时,家长可于小朋友做功课时,每隔一段时间安排5至10分钟休息“充电”;支援过程中,家长亦可多给予子女鼓励,忌负面的言词。

教育心理学家邓澔明表示,初小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概念及自控能力较低,建议家长可为子女订立合理的时间表,为他们设立目标,按步就班完成功课。邹凯诗亦建议,家长可按家课程度,为子女采取“先难后易”或“中间较难”的次序,令他们于精神充足的情况下,解决较艰深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