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功课压力大无暇学缚鞋带 家长情绪濒崩溃 团体促长假无功课
香港学童经常指功课压力极大,有家长更坦言,功课量之多,令他们无闲余时间教导子女学习其他生活技能,包括最基本的“缚鞋带”;有家长更投诉,子女的功课压力令自己情绪几近崩溃。有团体的调查就指,分别有4成及近6成家长和学生,只能以负面形容词来描述“做功课”,包括“好有压力”、“厌烦”、“家人冲突来源”等,促请政府规定学校推行每年至少一次长假期无功课日,“还学生自由学习时间”。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今日(15日)发表“学生/家长对“做功课”的观感及期望”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受访的411名家长中,有27%家长以“好有压力”形容“做功课”,而选择“无心机做”及“家人冲突来源”的家长亦有26.3%及21.7%。
家长:功课多 犹如恶梦
育有一对就读小四及中一子女的罗太指,子女本就读同一所位于深水埗的名小学,但因功课太多,儿子压力过大,以致有自卑心、力不从心的表现,甚至影响到亲子关系,于是罗太替儿子转校并重读三年级。罗太忆述,儿子的旧校一向功课多,“十样八样走唔甩”,每晚罗太都要协助儿子做功课至晚上11时。罗太更指,功课多之余,程度也相当深。她举例指,儿子小三便要做《西游记》读书报告,该书有200多页,而且并非图画版,罗太形容,该书花了两母子两星期才读完,最后除要写报告,还要彷作文章,她用“恐怖”、“恶梦”来形容当时的情形。不过,最锥心之痛并非“挨更抵夜”,而是作为妈妈在儿子表现痛苦时,只能继续逼迫儿子。罗太忆述,儿子试过做功课“做到手震”,可是也不能叫停他或者让他休息,因为欠交功课只会令翌日做近乎双倍的功课,太夜睡觉翌日也会没精神。面对内心挣扎,罗太曾经因此而心酸落泪,情绪几近崩溃。
牺牲其他学习
罗太表示,儿子转校前的生活,除了功课便没有其他东西,更举例指那段日子没有家庭聚会、亲子时间,甚至连自理也没时间教儿子,导致他小三也未懂的缚鞋带、褶衫等。
罗太的儿子转校后,功课最深只是阅读理解,除有时间学会基本自理技巧,整个人也自信起来。罗太形容,以前儿子常常“考第尾”而被动内向,不喜欢沟通,但现在成续进步了、功课压力减少了,人也变得乐观和主动,愿意跟别人分享、聊天。
虽然罗太最终透过转校解决问题,但乐Teen会服务主任朱丽英认为,长远而言,教育局应废除传统式寒假作业、及推行每年至少一次长假期无功课日,“还学生自由学习时间”。
是次调查亦显示,有高达75.3%受访学生在“圣诞假期无功课”及“农历新年无功课”两项给予6至10分,表示赞成。而受访家长及学生,均有约8成认为“无功课日”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有时间玩乐发展身心”及“让学生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