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圆桌会议研打击校园欺凌 教联会:事主忧失去朋友宁不求助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今日(28日)举行“如何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圆桌会议。教联会副主席王惠成表示,不少学生分不清欺凌和嬉戏的分别,受欺凌的学生或因为不想失去朋友选择不求助。他强调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责任,保持警觉及主动了解行为有异学生,并教导学生嬉戏和欺凌的分别。
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出席圆桌会议时强调,教育局一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并对行为零容忍,又指要从根源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包括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及做好情绪管理。
八成教师曾处理学生欺凌问题 受欺凌者或唔想搞大件事
校园欺凌问题时有发生,教联会副主席王惠成表示,根据2019年调查,有八成老师曾处理学生欺凌的经验,个案大涉及言语性欺凌及排斥性欺凌,网络欺凌更是越来越普遍。他又指,不少学生分不清欺凌和嬉戏的分别,受欺凌的学生或因为不想失去朋友“唔想搞大件事”,选择不求助。
他说,现时学校处理欺凌的个案大多以教育的方式处理,强调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责任,保持警觉及主动了解行为有异学生,并教导学生嬉戏和欺凌的分别。家长亦应从少培养子女的同理心,当子女犯错时应即时矫正,若发现子女牵涉欺凌,应鼓励子女说出原因,找出动机再加以辅导,以遏止欺凌行为蔓延。
疫情下中小学需暂停面授课,王惠成指,网课有机会令学生缺少与人相处的时间,加上即使可以半日面授课学校亦需要追赶课程,担心会影响学生在复课后如何与人相处,认为学校应该加强相关工作。
家长因担心秋后算帐 没有向校方正式投诉
教育局早前回应立法会质询时表示,由2019年至今接获41宗有关校园欺凌的投诉个案,当局已完成37宗个案的处理,有7宗投诉个案成立或部分成立。
民建联葛珮帆表示,民建联接到多宗有关子女受校园欺凌的家长求助个案,直指教育局接获41宗投诉未能反映实况:“(个案)唔止40几宗,(教育局)只收到一少部分。”有家长因担心被抽后算帐或求助无门,故没有正式投诉,部分学校亦未必会就每件疑似欺凌事件通报教育局。
蔡若莲:教育局对欺凌行为零容忍
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出席圆桌会议时强调,教育局一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并对行为零容忍。她续指,教育局已从多方面著手处理校园欺凌行为,包括发出指引及学校手册,订明校方如何处理、跟进欺凌行为及厘清通报渠道。蔡说,教育局设有适当制度防止及预防校园欺凌,德育课程架构中亦列明,学校应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其中包括培养同学的品格及同理心。
她又重申,如学校遇严重事件,例如欺凌事件中牵涉教师,或出现严重暴力或伤亡等,学校必须通知教育局。如涉及怀疑受到虐待的个案,学校亦应直接咨询社会福利署,情况严重时学校应即时报警。
被问到于学校加装闭路电视能否有阻避免校园欺凌问题,蔡就指,任何有效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问题的措施当局亦会考虑,虽然安装闭路电视或具阻吓,但最关键是从根本著手,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及做好情绪管理。
建议教育局尝试关注校园欺凌工作小组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前主席汤修齐建议,政府应检讨现时应对校园欺凌的法例,教育局亦应常设关注校园欺凌的工作小组,从而提高公众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及意识,以及定期为学校教师及家长提供相关工作坊;学校内的家长教师会亦应积极应对校园欺凌问题,例如多举办工作坊,以及以创意手法推广预防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