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年历史长洲渡轮码头拟重建 新码头选址水务署长洲厂附近
长洲渡轮码头于1970年代落成,有40多年历史,见证长洲近年变迁。随年月过去,码头除了老化,设备未必足以应付现今需求。政府于2019年研究重建长洲码头,近日向区议会提交文件表示,初步将邻近水务署长洲厂的位置,订为重建码头的选址,形容有关方案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当局又会在新建码头两旁建造平台,提供单车泊位。
至于现有的码头,根据土木工程拓展署及顾问公司的网页,由于码头结构老化,保留的成本效益存疑,认为拆卸后可腾出水域供船只使用。
运输署及土拓署向离岛区议会提交文件,指现时日均约2万人次使用长洲渡轮码头往返长洲及市区或其他离岛,如在假日繁忙时段,每小时可达5,000人次,接近饱和。署方又指,码头结构亦见老化,公众期望重建,应付需求。
政府早于2019年,委托顾问公司奥雅纳就重建码头展开可行性研究,当时提方四个方案,包括原址重建、近水务署长洲厂、长洲市政大厦前的上落货区,以及近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的位置。随后两年,文件指一直咨询不同持份者的意见,认为整体而言,持份者支持重建码头。
新码头与现码头差1至2分钟路程
在综合意见及技术研判结果后,署方初步认为,近水务署长洲厂位置为最适合作为重建选址,而且最能符合持份者的期望。署方解释,选址与现有码头位置相近,步行只需1至2分钟,而且工程期间不会影响现有码头的日常运作,毋须兴建临时码头,而且该方案建筑工期最短,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署方续指,拟新建的码头位置,与现时的长洲公众码头(非渡轮码头)之间有一定距离,可供更多空间予船只,提升航行安全。
▼原有的4个重建方案利弊▼
除了新建码头,署方又建议,在新建码头两旁建平台,提供单车泊位,满足市民需求之余,亦改善现时单车泊在街道的挤迫情况。至于码头上,署方考虑增设智能及环保设备,如可再生能源、船只充电设施;并会在设计时,尽量善用码头的楼面面积,提供更多公共空间。
土拓署与顾问公司的网页,有透露更多研究详情。新码头将设4个泊位,供常规渡轮服务使用,包括来往中环至长洲航线、横水渡,以及提供额外航班或临时停泊。另外,码头内有更大候船空间,乘客可在码头内等船。
至于现有码头如何处理,网页指由于码头结构老化,维护工作及费用日渐增加,认为成本效益成疑,反而拆卸后可腾出水域供船只使用。
署方预料,研究将于2021年内完成,下一阶段将就重建工程展开勘探、设计及法定程序,并争取尽快展开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