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最细! 政府研扩建长洲渡轮码头 乡委会倡驳长增两泊位
现时每逢假日、大时大节均有大批市民及游客涌入长洲游玩“逼爆”码头,但原来每日服务逾二万人次的长洲码头,却是目前全港最短和最细的渡轮码头,泊位、候船室亦停留在50年代的设计,游人多起来更要排队排至码头外。为疏导人潮,运输署早前建议于码头设立月票通道,但长洲乡事委员会却指扩建长洲码头才是解决“塞爆”的良方,建议原址驳长码头或另觅新址兴建。
延伸阅读:守护长洲码头40载 码头督察宗哥:但愿码头有扩建的一天
太平清醮人流高达4.9万
运输及房屋局早前以书面回复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政府留意到长洲渡轮服务于假日的需求量比平日高三成,去年的太平清醮当日搭船来往长洲更高达4.9万人次,故建议在指定日子于长洲及中环码头设立“月票通道”,让岛民可直入候船室,以解排队之苦,通道拟于今年下半年启用。
不过,“月票通道”又是否能解决“逼爆”的情况呢?长洲渡轮码头在50年代落户现时的新兴街,至70年代搬至现址,虽然经历过两次的扩建,但长洲码头仍是目前全港最短和最细的渡轮码头,甚至还保留50年代的2个泊位及单层候船室设计;虽然在2015年进行过翻新,但相关的工程只是集中于粉饰设计,并未有任何空间和泊位的扩充。《香港01》记者翻查资料发现,码头无法让超过41米的大型高速船停靠,同时,候船室亦只能容纳约700人,如有载客量逾1000人的三层渡轮上客,乘客随时要排出码头外。
乡委会:建新码头需时 倾向原址驳长码头
长洲乡委会主席翁志明表示,乡委会希望政府落实扩建:“个码头70年代建成到依家,面积无咩增加过,人流就不断咁上升,愈来愈挤迫,又唔系两边都上到船,所以就算有加班船都无用。”他又提到,以往几年都有去信运输署要求扩建,但署方仅称会考虑。
乡委会提出两大建议,分别是原址驳长码头或另觅新址兴建,翁志明说:“横向扩建其实无咩可能,只可以谂驳长个码头,驳到每边都可以泊到两架,但始终码头喺避风塘入面,都唔可超出堤坝;所以我哋都有建议另觅新址起过个码头,但重建需时,快的话我哋都希望原址驳长。”
运输署:现正筹备初步研究扩建的工作
事实上,新渡轮于去年底曾就长洲码头问题发表意见书,称在目前的环境下,恒常增加“高速船”航班,或以更多的高速船取代普通渡轮是不可能,除非新建一个每边均可处理、并容许不少于 4 艘船只同时靠泊的新码头,才可应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及需求。
《香港01》就码头扩建一事向运输署查询,署方回复指,将会联同其他部门研究是否有需要透过扩建,或其他合适的方案优化长洲码头,现正筹备初步研究的工作,尚未有确实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