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错位可致脑中风 “颈前三角区”最高危
近年时有按摩后中风的个案发生,这些大多都与按摩位置不当有关。我们的身体并非所有部位都适合按摩或推拿,一旦用错力,轻则头晕,重则脑中风,有性命之虞。最高危位置就是“颈前三角区”,左右两侧均有重要的颈动脉,一旦受压,会影响供血到脑部,出现缺血性中风。年纪大、血管退化的人是“高危一族”,但随著按摩盛行,近年出事的大多是年轻个案。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神经外科专科医生黄伟基
为何按摩会有生命危险,要先了解何谓“颈前三角区”。这是指颈前方的左右两侧各有三角区,均是由耳后连接到喉咙、再到锁骨位置,形成三角区域。这个区域有颈动脉窦,有如身体调节感应器,当血压上升,它就会降低心跳,令血压下降。若颈动脉窦被不当按压或受压逼,有机会令心跳及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头晕。
另外,颈动脉血管负责供血到脑部,若按摩时压逼到颈动脉血管,导致血流量减少,脑部有机会出现缺血性中风。同一时间按压颈的两侧最为危险,造成两条颈动脉一齐受压,供血上脑的血流量受更大影响,加剧中风的风险。
若本身已有血管问题,尤其年纪大有血管退化,或者因为“三高”令血管有粥样硬化斑块,按摩时就可能导致血管壁破损或斑块剥落,形成血栓;又或者本身血管狭窄,一旦颈动脉受压,出现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更加高。中风未必是即时发生,但按摩后有头晕或手脚麻痺无力,就要警惕。中风可能发生在按摩翌日或未来数日;有些个案的发作时间更长,视乎血管堵塞程度。
颈前三角区不能随便按压,那么颈后位置又是否可以?颈后位置可进行适当力度的按摩,但不应胡乱进行“啪骨”或过度扭颈动作,同样有机会影响血液供应情况,诱发中风。本身有骨刺的人,更要避免不当按压颈椎位置。
近年流行在家用按摩枪自行按摩,多数人没有专业知识及培训,更要小心使用,适当控制力度之余,同样要避开颈前三角区及颈椎位置。无论是外出按摩或使用按摩枪,当出现手脚无力或麻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口齿不清等,应立即求医,这些均是中风的典型症状。
肩颈膊痛是常见都市病,大家都喜欢按摩“松一松”纾缓痛症。除了要留意上述问题,若肩颈膊痛情况持续,最好求医作进一步诊治。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