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辉入学简介会|优才赞胜过内地国际学校 本地家长望良性竞争
直资学校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今日(10日)举行小一入学简介会,估计约3,000个家庭出席。有经优秀人才计划来港的家长表示,内地一般只有国际学校注重英语教学,但不注重学术训练,认为王锦辉中小学课程兼具英语教学、学术及全方面发展,有意为子女报读入学,现时每月花过万元培养子女学术能力。
有香港家长则表示,高才通等人才计划的家长安排子女来港升学是良性竞争,“当然有佢哋嘅优胜之处,我哋都可以向佢哋学习”,认为内地学生比较刻苦耐劳,本地学生则需要家人辅助学习,相比之下独立性有待加强。
料3千个家庭出席简介会
直资学校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今日(10日)举行小一入学简介会暨学校开放日,分上下午两场,估计有3,000个家庭出席。除了入学简介会,校方亦为家长安排校园参观。今早约9时,有大批家长在校门外大排长龙,准备入场。
入场家庭需要预先经网上报名,持二维码门券入场。学校上月9日开放报名后,上下午名额分别在10及5分钟爆满。之后网上拍卖平台有人炒卖门票至最高380元,校方感到遗憾,并通报教育局沙田分部。
优才家长赞英语与学术并重 胜过内地国际学校
今年34岁、经优才计划来港半年多的家长梅女士,现任职学校教师及市场营销。她表示其公司总部在北京,在香港有分校,故转到香港工作。她表示,在内地及北京只有国际学校才注重英语教学,但不重视学术难度。她指王锦辉中小学排行位于Band1A至1B级别,属直资一条龙学校,加上课程以英语教学为主,重视学生学术及全方面发展,故想尝试一下。
在家教子女认繁体字 子女懂说一点广东话
为了准备面试入学,她为两名子女报读面试班、小一操卷班、剑桥英语班,每项每月花费2,000至3,000元,总共接近1万元。另外,她也有在家里训练子女辨认繁体字,暂时能辨认的字数不多,形容“还行”。
她又透露,子女来港后觉得“挺好玩”,尤其是学习广东话。
从前开始完全听不懂,也不敢说,有点抵触。到现在半年多了,有时候自己都会说一些事广东话,我都听不懂。
本地家长:人才子女促良性竞争
本地家长郭太表示正从体育、音乐、学术3方面装备子女以衔接小一,每名子女每月学费支出过万元。对于人才计划家长安排子女来港升学,她认为能够促进良性竞争:“当然有佢哋嘅优胜之处,我哋都可以向佢哋学习。”她认为内地学生比较刻苦耐劳,本地学生则需要家人辅助学习,独立性可以加强训练。
同行的本地家长陈太表示,重点培训子女兴趣、强项,例如游泳、跆拳道、画画、普通话等,每月花费数千元。对于人才计划家长的子女来港升学,她亦相信是良性竞争,学生可各自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