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童表示曾被网上欺凌 上学年中小学生计划自杀比例降至2.2%
卫生署今日(2日)发表《学生健康服务2023/24学年周年健康报告》,归纳年内为全港中小学生提供周年健康检查服务的主要结果。心理健康方面,超过9成学生表示家庭生活及学校生活愉快,而表示在过去12个月曾计划自杀或试图自杀的比例亦比2022/23学年回落,惟仍分别有2.2%及1.0%。
上学年有2.2%学生表示曾计划自杀 比前一年回落
卫生署指,大部份学生表示家庭生活(94.3%)及学校生活(92.4%)愉快或非常愉快,然而当中亦有个别学生被发现有需要关注的心理社交问题。上学年,分别有2.2%及1.0%的学生表示在过去12个月曾计划自杀或试图自杀,比例相对于2022/23学年有所回落(上一学年计划自杀比例为2.8%,试图自杀比例为1.3%),与2018/19学年水平相若。
卫生署社会医学顾问医生(家庭及学生健康)张竹君表示,当中的小学生主要涉及过度活跃、与同学相处等行为问题,中学生就较多牵涉抑郁、紧张和有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但强调此等情况均同样出现在中、小学生。她续称,有3%学生表示曾经在网上被人欺凌,整体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占3.6%和2.4%,当医护人员得悉有关情况便会个别了解,需要时会转介临床心理学家或专科医生跟进,并会了解有否需要知会学校等。
1.4%学生须转介临床心理学家或其他机构进一步处理其心理及行为问题
卫生署表示,署方专业人员已即时为有关学生(包括一些情绪或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风险评估及提供支援或安排转介作进一步评估和治理。年内,有1.4%到学生健康服务中心接受周年健康检查服务的学生获转介至学生健康服务的临床心理学家或其他机构,以进一步评估及处理其心理及行为问题。
政府已设立“情绪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热线,每日24小时一站式支援受情绪困扰的人士。政府亦已透过教育局、医务卫生局和社会福利署的跨部门合作,在全港中学推行以学校为本的3层应急机制,及早识别和支援有高风险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协助及寻求专业的辅导或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