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区意向书4成内地企业 宁汉豪:发展商关注基建设施时间表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北部都会区片区开发上月底完成招收意向书,政府早前表示收到22份意向书。发展局长宁汉豪今日(12日)透露,6成意向书来自本地企业,4成来自内地企业,没有外资企业参与。她引述企业意见,关注点包括政府负责的交通基建何时落成,以及获批地后若未能如期完成工程,会有何罚则,“因为始终经济环境多变,他们6至7年交不到货,政府会有何罚则”。

2023年,政府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资料图片)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早(12日)接受电台访问,指22份北都片区开发意向书包括房地产、综合发展、物流或建筑的承建商,当中6成来自本地企业,4成来自内地企业,没有外资企业参与。对于没有外资,她说,“这个我可以理解,其实过去多年,我们见到外国企业比较少直接参与政府投地,它们多数是有发展项目后,做建筑工程方面的合约。”

宁汉豪指,发展商期望政府交代片区内外交通基建落成的时间表。(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承建商关注北都基建何时落成

宁汉豪表示,正就意向书进行详细分析,她引述发展商意见,期望政府交代片区内外交通基建落成的时间表,“我觉得是合理,如果你要人地入来做这个片区,但有部分是政府负责,政府应该要告诉我,那些几时会起货、几时会有”。

她续道,初步估计片区发展年期要6至7年,有意见书反映,若未能如期完成工程会有何罚则,“因为始终经济环境多变,他们6至7年交不到货,政府会有什么罚则。”

图中右边为规划中的北部都会区牛潭尾大学城住宅用地,左边为第三间医学院及教学医院用地。(资料图片/马楚烽摄)

政府分红方式支付地价似乎“有市场”

宁汉豪又说,初步见到以政府分红方式支付地价似乎“有市场”,“我们也有问一个问题,你想政府只收地价,还是地价收少些,然后日后发展起来,与政府分红?似乎后者也很有市场”。

至于招标方式,除了政府原先倾向的价高者得外,她表示不排除采用“双信封制”,价钱以外亦考虑发展商的质素和经验等,“若我们收到一些意向书,其建议真的说我能帮你带到一些龙头企业入来,到评审标书时,我们都会想反映这一点,能打分给它”。

发展局昨日(11日)宣布推出试行计划,放寛商场或其他商业项目的室内和户外公共空间在地契下的限制,并精简相关审批程序,为期两年。(资料图片)

放宽商场办活动至一年有效期 宁汉豪:申请不限于一种活动类型

政府昨日(11日)宣布推出试行计划,放宽商场公共空间举办活动的限制及申请程序,由逐次申请改为申请一次,有效期一年;面积限制则由一成增至两成。宁汉豪表示,若能善用地方,可以带旺经济,“我们行商场,不时有些期间限定也开心些”。她指,会尽量一个月内审批,若有商场现时申请五一黄金周举办活动,也会“尽快赶起”。

她补充,申请不限于一种活动类型,就算是不同类的活动,也毋须再度申请,“不会说今次举办音乐活动,下次举办一些摊档售卖活动,活动有不同,需要再来申请,就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