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区开发试点共收22份意向 长实、恒地、新地、新世界参与
发展局在去年底(2024年12月31日)邀请市场在3个月内就北部都会区(北都)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提交意向书。上述招收意向书的程序于今日中午截止,据了解,多家发展商提交意向书,包括长实(1113)、恒地(0012)、新地(0016)、新世界(0017)、会德丰地产、华懋、太古地产(1972)等。
发展局表示,于2024年12月31日就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及新田科技城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至今日(3月31日)截止,共收到22份意向书。
长实、恒地、新地、新世界、会地、华懋、太古参与
发展局发言人表示,是次提交意向书的企业/机构包括本地和内地的发展商、承建商、综合企业和电商物流公司等。局方会随即整理及分析搜集到的意见,以决定“片区开发”试点的范围、发展参数、工程要求和财务安排等,从而敲定日后招标的细节和条款。发言人续说,由于有关意见涉及来自个别企业的商业敏感资料,不宜公开,但日后招标的条款会适当地反映有关意见。
“片区开发”是北部都会区创新及多元的发展模式之一。在“片区开发”下,政府会拣选具规模的地块,包括具商业价值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由招标投得项目的发展商综合开发,以期更好使用私人市场力量,提速建设北部都会区,并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发展局将全力推展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项目,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陆续为三个试点进行招标。
会地黄光耀长远看好北都发展
会德丰地产副主席兼常务董事黄光耀表示,集团已就北部都会区3个“片区开发”试点递交意向书。北部都会区发展规模庞大, 紧接大湾区及港堔创新科技融合发展,势力成为新经济增长引擎。集团对各个片区发展均会进行研究。集团在区内亦拥有发展项目,长远看好北部都会区的发展。
仲量联行:政府应思考如何吸引产业落户北都
仲量联行估价咨询部主管区建强表示,北部都会区为香港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亦可能成为未来增长动力的火车头,首个片区截收意向,获不少发展商递交意向书,属意料之内。然而,目前商住楼市前景仍未明朗,住宅新供应仍然庞大,建筑成本及利息仍然高企,发展商无论竞投片区或其他土地均不会如以往般积极。
若要利用北部都会区带动本港经济,开发宜采取新模式,应由产业带动,吸引产业落户最重要,而非以售出地皮为成功指标,政府应思考如何吸引产业落户北都,有经济活动后,再配合基建,自然能给予发展商更多信心,地价可望看高一线。
高力:反映市场对片区开发兴趣、有正面积极信号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顾问咨询李婉茵表示,是次意向书邀请的反应,反映市场对于片区开发的兴趣,有正面且积极的信号,有意配向政府于土地革新的规划以及参与北部都会区,达成融入国家大局,香港产业升级转型的决心。然而片区发展的难度在于综合性规划各类型设施,包括住宅、人才公寓、创新产业用地及区内道路平整与基建等,项目要得以成功,关键除了发展商的规划远目及经验外,片区外的基建连接,同样极为关键,目前就北都相关并已规划的主要建设,例如北部公路、北环线及其支线等,预期完工日期均离实际设施启用日期有所滞后,如此除了令发展商对投标意欲保守外,更加增加了发展时人手以及物流的难度,建议政府在项目的推展上,同样以全速配合的态度,与业界保持步伐一致,实现愿景。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市场力量参与,建议政府在规划上赋予私人业界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另一边厢,李婉茵就片区发展的项目规模及融资方向作出补充道,片区开发规模庞大,发展商并需就区内土地平整及基础建设进行发展,项目周期更长,对于各阶段的资金回笼以及融资需求会有更多的风险考量。建议政府能及早落实较早前针对“公私营房屋比例”的灵活安排以及土地投资可分期缴付的可行性细节外,就项目的融资安排上,可充当担保人角色,以缓解私人发展商在目前相对高息的经济环境下,缓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