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S 2019|港生科学成绩全球排名暴跌10位 数学科力保前列
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每隔4年举办一次,2019最新结果今日(8日)公布,香港小四学生的数学成绩排全球第二名;中二学生则排在全球第五名,两者的实际成绩表现与上届稍跌,但整体成绩相若。
然而,科学成绩方面则大为退步,本港小四学生的科学成绩排全球第15名,较上届倒退10位;中二学生则排全球第17名,较上届倒退11位,测试成绩为1995年首届测试以来的新低。研究人员直言,本港学生的科学成绩表现明显较过往数届的研究逊色,或是与本届转用电子形式,而非透过纸笔模式测试有关。
TIMSS 2019本港共有139间小学及136间中学参加,分别有2,968名小四生及3,265名中二生,参与因应疫情而设的电脑测试(eTIMSS)。数学测试涵盖范围方面,小四的范畴包括数、度量及几何、资料;中二包括数、代数、几何及资料和概率。科学测试方面,小四的范畴包括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及地球科学;中二则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及地球科学。两个学科测试包括三个层次:知识、应用及推理。
本港的测试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及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合作,于2019年3月至同年6月进行。数学测试成绩方面,本港小四学生获602分,全球排名第二,较上届2015年的成绩稍逊。38%小四学生的数学成绩达到国际最高基准,接近全部小四生达到最低基准。中二学生获578分,全球排第五,与过去5届的成绩相若。32%中二生的数学成绩达最高基准,96%人达最低基准。
不足一成小四生科学成绩达最高基准
科学测试方面,本港学生今届的成绩显著退步。小四生获得531分,最新全球排名仅位列第15名,相关分数较过往4届退步,仅仅比1995年首届测试的508分高。今届只有8%小四生的科学成绩达国际最高基准,较2007年及2015年显著减少6%及8%。
中二生今届科学测试仅获504分,为自1995年首届测试以来的新低,最新全球排第17名。9%中二生的科学成绩达国际最高基准,与往年相若,但只有85%中二学生的成绩达最低基准,较往届下跌10个百分点,换言之有高达一成半的中二学生未能取得符合最低基准的成绩。
学者解释原因:本届测试采取电子模式
研究项目副负责人、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副教授郑文伟表示,曾尝试探讨本届学生科学成绩退步的原因,但过去4年间科学课程及课时没有太大变动,综合后仍未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解释或原因。他认为,本届测试采取电子模式,与过往存在差异,对习惯使用纸笔测试的香港学生来说或有影响,但此因素仍不足以解释成绩大跌的成因。
研究项目负责人、IEA主席梁贯成则认为,学生或不熟悉本届的作答模式,虽然数学成绩稍有退步,但整体而言香港学生在此方面仍属高水平。
研究资料显示,相对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香港学生对数学及科学较少持有正面态度,中二生尤其在自信心方面显著较国际基准为低。梁认为,小学课程今年开始“松绑”,教学相对灵活,但中学课程仍是以中学文凭试为主要目标,压力或较大;本港教学模式较西方国家严肃,较少愉快活动学习,可能是自信心较低的成因,他说:“成绩高系唯一目标?应该探讨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提升学生兴趣。”
TIMSS 2019全球有64个国家或地区、8个区域参与,合共超过58万名小四及中二学生参与测试,但参与国家当中未有包括中国内地及印度。
教育局回应指,香港学生在历届TIMSS表现均有上落,当局会与各持份者紧密合作,仔细分析TIMSS 2019的研究结果,并参考表现优秀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检讨及最佳化相关政策和支援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与教成效,以保持香港学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