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专家赖伟文难忘沙士磨练:无电脑系统、人肉追踪密切接触者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医院管理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医生除了是“恶菌克星”,亦对付过不同大小疫症,现时亦正“领军”与新冠病毒“搏斗”。在微生物学专科打拼近30年,令他最难忘的战役正是2003年的“沙士”,他透露当年并无“接触追踪”的概念,他是联合医院首名提出追踪确诊者的院内密切接触者的人,可惜当时无电脑系统配合,他只可“人肉式”搜寻确诊者病床附近病人转去了哪间病房、哪个医院。他笑指当年做法“好原始”,但这宝贵的经验正好给予他磨练,令今天他能带领公立医院抵抗疫症。

相关阅读:专访|“恶菌克星”赖伟文医生教吃刺身鱼生4大贴士:不要厚切!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中)于今年1月中率团到武汉了解肺炎的情况,随团包括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 (左一)及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右一)。 图为三人回港后见记者。(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2003年,赖伟文于基督教联合医院担任感染控制主任,其时该院接收了大量来自淘大花园的沙士病人,亦有十多名医护人员“中招”,他回想起当时气氛十分紧张,“病房严重打击,3月31日好多同事唔舒服,发烧、肺炎,紧急开会倾点处理。”

17年前,感染控制方面的资源不多,配套落后,N95等防护装备不足,更无“接触追踪”的概念。赖伟文是联合医院首名提出这概念的人,他建议院方追踪确诊者病床附近病人的去向,“𠮶阵觉得要追,(如果)隔离𠮶个受到感染,佢去咗第二度,都会传落去,所以要截断佢。”

睇下佢去咗边,去返佢病房揾佢,系人肉咁做…行好多层楼先追到
赖伟文医生

为了追寻这些密切接触者转到了哪间病房或医院,他不惜亲自往来奔走,“无一个电脑系统帮我哋…唯有靠护士簿,纪录病人几号走、去咗边,逐个对返,再睇下佢去咗边,去返佢病房揾佢,系人肉咁做…行好多层楼先追到。”他笑指方法原始,不过亦十分奏效,他们追踪到这些病人后,为他们检测,要求他们做好卫生、戴口罩,最终在这些病人中找到十多名确诊者,阻截他们再传播的机会。

从沙士一役累积而来的经验,令赖伟文医生更懂得如何对抗新冠肺炎。 (李泽彤摄)

17年后他再遇另一次世纪疫症“新冠肺炎”,更一度与病毒“擦身而过”。今年一月中,他与政府官员到武汉考察,期间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一同开会,王广发其后确诊。赖伟文笑指当时没有预计新冠病人没有病征也可以有传染力,加上武汉政府称疫情集中于海鲜市场,他考察时并无戴口罩,幸与王广发无近距离接触,他最终也无染病。

有啲(病人)验一次又阴性,三次先阳性,个病毒好古惑,好难搞
赖伟文医生

赖伟文认为本港公立医院在应对新冠肺炎时,于感染控制方面已做得不错,虽然曾有院内群组出现,但他认为已尽量减至最低,“我预期系会有,(这病毒)传染性高、好多病人病征唔明显,有啲验一次又阴性,三次先阳性,个病毒好古惑,好难搞。”他指未来医院会再加强感染控制,而医生也会为病人安排多次的检测,检测时亦不单取上呼吸道样本,“如果肺花就要留下呼吸道样本”,盼能避免院内传播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