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检讨丨维持必修必考 专题探究改选修 教科书纳送审机制

撰文: 邝晓斌 邓颖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成立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今日(22日)发表新高中课程最终报告。小组的建议与去年发表的咨询文件大致相同,包括通识科继续成为四大核心科目之一,即维持“必修必考”,但同时应缩减该科的课程内容。小组建议,应容许学生可以选择不进行通识科独立专题探究(IES),将独立专题探究转为延伸和选修部分,并将笔试与独立专题探究的评级分开汇报。此外,亦建议在市场出售的通识教育科“教科书”,纳入现行的课本送审机制。
中文科方面,小组建议检视该科评核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删减、精简或合并现时的说话和聆听考试卷别。大学收生方面,小组建议维持“3322”成绩作为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一般入学要求”,同时应实施一项名为“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的全新学校推荐计划。

教育局成立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9月22日发表新高中课程最终报告。小组的建议与去年发表的咨询文件大致相同,包括通识科继续成为四大核心科目之一,即是维持必修必考。(资料图片/罗国辉摄)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去年6月起展开为期3个月公众咨询,建议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即是中文、英文、数学及通识科维持必修必考。小组今日发表最终报告,当中咨询期内共收到11.2万份意见书,其中约有 10.2万份为范本式意见书,就高中的中文科和通识科的初步建议表达几近一式一样的意见;中文科方面,主要意见为反对取消文凭试的聆听和说话卷(其余科目建议见另稿)。

小组:通识科让学生多角度研习争议性课题

至于通识教育科,咨询期收到的意见则大致为促请政府将其取消,又或者将2019年下半年青少年在社会事件中的激进不当行为归咎于该科。小组报告引述意见指,普遍同意需要改革通识科,但对于如何缩减课程内容和作出调适安排,则意见纷纭;至于是否容许学生可以选择不进行独立专题探究,看法亦有分歧。

专责小组报告建议,维持高中课程四个核心科目的安排不变。专责小组认为,通识科让学生从多角度研习富争议性的课题,在理性分析和实证为本的基础上培养明辨慎思和解难的能力,以及认同国民身份和具备国际视野。至于独立专题探究的学习经验,学生若掌握得当,可借此发展自主学习和运用跨学习领域知识的能力。

小组认为,通识科作为高中阶段的一个科目,亦提供平台让所有学生得以了解内地的发展、《宪法》和《基本法》及法治,加深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公民责任感,以及对公共卫生和传媒素养等跨领域课题的认识。

新近发生事件不宜作探究题材

然而,专责小组建议恒常检视课程内容,适时更新当代已发展成熟的课题,以供学生探究之用,但报告同时指,新近发生的事件尚在发展当中,不适宜用作科目的探究题材。小组解释,因为事件仍未完结,往往未能核实资讯数据的客观程度及其可靠性,令师生难以展开持平和具证据支持的讨论,并由此而得到结论:“学生对问题的多元角度欠缺充分了解,亦未能明了问题背后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以至他们难以就极具争议的问题作理性判断,因为这已超乎一般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通识科的独立专题探究(IES)方面,小组建议容许学生可以选择不进行独立专题探究,将独立专题探究转为通识教育科的延伸和选修部分,并将笔试与独立专题探究的评级分开汇报,而大学“一般入学要求”则只计算笔试成绩(最高第五级,其中成绩最佳者可考获5*或5**级)。小组建议,大学可以考虑给予独立专题探究部分加权,或将此部分定为某些大学课程的必须入学条件,如同现时数学科延伸部分单元一/单元二(M1/M2)的做法。

教育局委任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早前支持通识科教科书纳入现行的课本送审机制。(资料图片/罗国辉摄)

小组引述咨询期收到的意见,指有人将部分青少年在近期社会事件中的暴力和激进行为归咎于通识科,以及有个别教师滥用该科作为宣传个人政治理念的平台;传媒或其他媒体亦披露不少被指内容偏颇,或包含强烈政见的学与教、评估及公开考试材料。

课程内容设“学校问责机制”

专责小组认为,为减少有关该科的争议,并达到课程的原本目的,其课程架构及恒常更新的课程内容须予修订,而在市场出售的教材的质素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问责机制,以及考试评核与课程之间的配合亦必须加强。小组支持教育局为出版商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查阅已经出版,并在市场出售的通识教育科“教科书”。若该服务效果理想,并获学界和公众接纳,专责小组亦会支持教育局考虑将通识科的“教科书”纳入现行的课本送审机制,类同其他科目的送审机制。

因应预期推出的修订课程架构,小组建议教育局为全港所有通识教育科教师举办“全新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同时持续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内地考察团。小组建议教育局和考评局需就考卷拟题、审题和评核加强共识和通力合作,确保课程目标和理念与评估一致。专责小组强烈建议教育局在落实所有改善措施后,尽快在适当时间就通识科进行效能研究,从而判定该科作为高中核心科目的地位。

考评局回应指,认同专责小组提出为学生创造空间和照顾学生多样性等建议方向,会仔细研究各项与公开考试及评核相关的建议,并按机制与相关科目委员会及公开考试委员会作跟进。

对于报告建议教育局与考评局“通力合作”,考评局指,文凭考试甲类科目设既定的审题机制,由各科“审题委员会”依据《课程及评估指引》与《评核大纲》制定试题及评卷指引。按考评局的机制,合资格的大专院校学者、中学教师、课程及科目专家(包括教育局成员),可于不同岗位参与公开考试试卷制作,局方指会继续加强与教育局及学界的合作,确保公开考试的质素与公平。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主席陈黄丽娟(左五)9月22日向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右六)提交检讨报告。(教育局提供)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最终报告内容(节录)

中国语文科
检视该科评核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删减、精简或合并现时的说话和聆听考试卷别;
从小加强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作品和文言经典;
成立专家小组,加强课程内中国文学和文言经典的学习、欣赏经典篇章和名著;以及
检视非华语学生的学习需要。

英国语文科
进一步精简该科校本评核安排,并检视如何在文凭试写作卷更有效评核选修部分;
开办职业英语应用学习课程;
丰富现行课程的内容,增强学术和创意层面的语文运用;以及
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透过“跨课程语文学习”和“跨课程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数学科
在教、学和评估方面进一步善用现时在数学科必修部分课程中已有的“基础课题”和“非基础课题”的划分;以及
研究长远以“高级数学科”(名称待定)取代现时数学科延伸部分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科
缩减该科的课程内容,同时检视能否进一步改善/精简独立专题探究;
厘清课程范围,订明重要概念;
恒常检视课程内容,适时更新当代已发展成熟的课题,以供学生探究之用;
容许学生可以选择不进行独立专题探究,将独立专题探究转为延伸和选修部分,并将笔试与独立专题探究的评级分开汇报;
为出版商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查阅已经出版,并在市场出售的通识教育科“教科书”,以及考虑将通识教育科的“教科书”纳入现行的课本送审机制;
因应修订的课程架构,举办全新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支援学校领导层加强学校自我检视和内部质素保证和问责的机制,以保证校本学与教材料的质素,确保学校有效推行课程;
与考评局就考卷拟题、审题和评核加强共识和通力合作,以确保课程目标和理念与评估一致;以及
在落实所有改善措施后,尽快在适当时间进行效能研究。

专责小组主席陈黄丽娟表示,六个方向性建议在公众咨询期间均获普遍支持,故无须作大幅改动,但专责小组在报告内调整了当中的一些细节,包括有关通识教育科课程和评估的调适安排、加强价值观教育,以及在突发的情况(例如当前疫情)下推动电子学习和增加对学生的支援。在各项建议中,她特别指出新构思的“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目的是让具特殊或多元才华的学生与切合他们潜能的课程互相配对。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回应指,局方会仔细研究报告,以及考虑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审慎进行后续工作;如有任何涉及课程内容或考评的改动,当局将按既定机制与课程发展议会、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和其他持份者合力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