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套丁地若填塘势整死锦田树屋 环团斥政府做帮凶助发展
新界农地倒泥事件无日无之,长春社发现,有发展商3年前购入位于元朗水尾村北边、5幅近20万平方呎的鱼塘地段,翌年再分拆成近80个小地段出售,政府今年初于水牛田及水尾村鱼塘开展道路工程,接驳水尾村及拟发展丁屋地段;更离谱是,政府将工程产生的废料,倾倒在附近的田野上,令绿田变成废墟。长春社批评政府变相为日后丁屋发展提供基建,过程中亦缺乏足够咨询,更忧虑发展商将鱼塘填平建丁屋后,将摧毁百年历史的“锦田树屋”生命之泉。
长春社高级公共事务经理李少文指出,位于水尾村西面的一幅农地,过去常有水牛栖息觅食,故有“水牛田”之称。不过当记者上周到当地视察时,入目画面尽是满目疮痍,昔日的水牛田已变成一片杂草地,所堆积的泥沙接近1米高,放眼看只得泥头和拖拉机,亦有建筑工人在旁进行道路工程。
民政事务总署:有区议员要求建路 邓卓然认自己提出
事实上,有关工程去年中只咨询乡郊小工程计划元朗地区小组及其督导委员会,《香港01》就事件查询民政事务总署,获回复指于2014年接获当区的区议员申请,建议将原本的泥路改为行车路。元朗锦田区区议员邓卓然承认,是由他提出建造环回车路的申请,由于不少市民在周末及假日到访造成交通严重挤塞,兴建车路可纾缓挤塞。
至于工程曾于2015年1月咨询过“乡郊小工程计划元朗地区工作小组”,民政处表示该工作小组是由元朗6个乡事委员会的正、副主席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组成,不乏邓氏的原居民,包括小组主席邓贺年、锦田乡事委员会第一及第二副主席邓锡铭和邓干德等人,有关工程同年9月于“乡郊小工程计划督导委员会”的会议中进行咨询并获批核,会议由民政事务总署署长陈甘美华担任主席,乡议局亦派出4个代表出席。
丁屋发展势危害锦田树屋
然而,水尾村的鱼塘属后海湾鱼塘系统的末端,而被纳入《古树名木册》、逾150年历史的“锦田树屋”,正屹立鱼塘旁。记者现场所见,树屋部分的榕树根已伸延到鱼塘内,港大地理系讲座教授、树木办专家小组成员詹志勇形容鱼塘犹如树屋的“生命之泉”。他强调,倘若鱼塘未来填平兴建丁屋,势必危害到树屋脆弱的生命,“填塘会令地下水位下降,如果丁屋起到树屋旁边,距离实在太近,做地基时会挖断根部。”詹志勇续指,要保护珍贵的树木,通常也要预留10至20米的缓冲区,而本来已受褐根病感染的古树失去提供养分的水源,将会更加疲弱,“当树的身体不好时,褐根病会更加猖獗。”
根据规划署的网站,城规会已根据“后海湾地区鱼塘生态价值研究”所得结果,修订该区规划指引,以“防患未然”的方法保育鱼塘的生态价值,并采用“不会有湿地净减少”的原则去考虑发展建议,换言之,鱼塘未来发展的命运掌握在城规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