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19】政府搭建平台商议“明日大屿”用途 环团:不了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6日)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外界关注政府陷“跛脚”状态下,或避谈争议极大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结果林郑在施政报告中重提“明日大屿”,强调这是中长期增辟土地重要措施,恳请立法会稍后批准有关拨款申请。
然而,有环团认为,政府须全面善用、优先收回及发展用于非法或违规作业的棕地,并撤回东大屿填海计划,避免为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破坏。
林郑:搭建平台让年轻参与明日大屿
“明日大屿”填海计划自推出以来争议不断,林郑在新一份《施政报告》重申,交椅洲人工岛不单为香港提供1,000公顷土地,连接人工岛的策略性运输基建网络,亦可纾缓现时西铁和屯门公路的挤逼。她承诺搭建平台让不同专业人士和青年人可参与构建人工岛的城市设计、土地用途和智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以及探讨如何把人工岛上的建屋计划,与香港市民的住房诉求连系起来,确保“明日大屿愿景”带来的住屋建设是属于市民,属于香港的。
消息人士透露,运输及房屋局与发展局,会分别成立两个平台,让年轻专业人士及相关群组,可就规划设计及如何确保房屋由港人享有,提交意见,当中可能包括设计比赛。
环团质疑“平台”是公关宣传手段
然而,环团却质疑“平台”的作用。其中,长春社认为,上述“平台”何时成立、由甚么人组成和实际功能成疑,讨论范围亦仅限于人工岛的设计,而非从根本讨论市民是否需要“明日大屿”计划,令人质疑政府设立“平台”只是公关宣传手段,而非真正释出善意与民共议。长春社重申,保护海洋生态和基层住屋问题并非对立,大规模填海将为海洋和陆地生态带来不可逆转影响,加剧大屿山一带的累积环境影响,促请政府必须撤回“明日大屿”计划及中部水域填海研究,优先考虑其他土地供应选项,包括善用棕地和闲置土地。
本土研究社批评:对民意视而不见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朱江形容做法“整色整水”,质疑于众多事实基础上,对于释除市民疑虑无补于事。他指出过往绿色和平曾收集超过6万个联署反对明日大屿计划,甚至较反对发展郊野公园的多,批评政府强推明日大屿,再度与民意背道而驰。对于政府有意举办设计比赛,朱江称过往政府曾多次就各项政策举行咨询,惟最终均“无咗件事”,质疑今次同样不会采纳相关意见。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批评,年轻人并不在乎人工岛的外观,仅在乎其造地选项。他解释,早前有调查发现,大量市民反对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批评政府对民意视而不见,犹如再度犯上修订《逃犯条例》的错误。
仅优先检视160公顷棕地 与土供组倡760公顷有落差
《施政报告》提出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约450公顷大部份属私人拥有的新界棕地,并优先检视当中的160公顷可否作公营房屋发展。绿色和平指出,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去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全港有多达760公顷未被纳入规划的棕地,且在土地大辩论中有多达八成市民支持发展棕地,认为政府续推“明日大屿”的安排,与公众期望有明显落差、漠视民意。对于政府续推工程造价达数千亿元的“明日大屿”计划,绿色和平同样认为政府应撤回填海计划,尽快公布棕地的可行性研究,公开全港棕地位置,全面收回用于非法或违规作业的棕地以作优先发展。
环团促制订全面农地保护政策
对于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及以“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发展私人农地,长春社担心在欠缺整全土地规划下,不少具生态价值地点会成为开刀目标,特别是位于后海湾“湿地保育区”及“湿地缓冲区”一带的湿地,如南生围、新田、荣基村、练板村等鱼塘和湿地,早已划为“综合发展及湿地保育/修复区”,可用作发展住宅。长春社指出,过往不少规划申请均证明会对后海湾的生态完整性构成威胁,认为政府或发展商不应借“提高公营房屋比例”合理化发展,并重申政府应先制订全面农地保护政策及规划,禁绝优质农地作非农用发展。
▼2019施政报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