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议】促港府尽早回购西隧 掌控三隧 全面划一免收隧道费
三条过海隧道车流量长期不均,维港两岸的市民每日饱受塞车之苦,尽管东隧已于本月7日交回政府接管,但政府却未有急市民所急,提早回购于2023年专营权才结束的西隧,仅继续开“空头支票”指会再做研究处理三隧分流,甚至扩展至研究六隧分流。
多年来本港道路交通规划失当种下塞车祸根,要解决交通挤塞老大难问题,政府不妨用大胆思维,多管齐下,尽早回购西隧之余,亦可因时制宜,待掌控三隧后全面划一免收隧道费。
摄影:余俊亮、钟伟德、李泽彤
踏入8月7日凌晨,几个工人爬上东隧出口,用黑布盖上旧隧道标志,意味东隧30年专营权届满。政府从此正式手握第二条海底隧道,只剩下西隧由私营企业拥有。不过,对市民大众而言,仿佛甚么也没有发生,塞车依旧。三隧收费不变,红隧、东隧继续挤塞,西隧则畅通无阻。吊诡的是,驾驶者选择隧道时往往并非出于地理或交通考虑。西隧收费高昂,彷如“富贵车”的专属通道,令政府在规划上掣肘处处。
每日早上,红隧九龙入口车龙排至何文田、油麻地是等闲事,反观西隧入口往往十分疏落。据运输署资料显示,红隧早上繁忙时段车速为每小时31公里,东隧每小时33公里,而西隧则快近一倍达每小时56公里。同样距离,有经济能力的驾驶者选择行西隧,随时可节省一倍时间。
回顾西隧通车以来19年,其余两条隧道车流一直未能有效分流,红隧目前使用率已达其设计容量147%,东隧用量亦逾9成,反而西隧车流经历初期上升,但期后一直未有突破,使用率只有设计容量约一半。
回购价料30至60亿元 低于港铁支线造价
到底要根治三隧分流问题,成本约需多少?中大商学院助理院长李兆波表示,可从西隧年报中“年度利润”及“无形经营权”两个数字看出端倪。
西隧2015年的利润为8.43亿元,和过去数年水平相若,显示西隧可带来的盈利平稳。政府如有意买入西隧,将利润乘以专营权余下年期(即7年),可得出约59亿元收购价。另外,西隧年报亦有一项名为“无形经营权”的资产,价值随余下经营年期递减,目前值32.3亿元。李兆波解释,“无形经营权”可理解为透过专营权合约带来的现金流,故合约剩下的年期愈少,价值愈低。李认为,按此粗略估算,西隧回购价相信会介乎在32亿至59亿元之间。
政府目前坐拥8600亿元储备,如有决心处理三隧分流,解决长期困扰香港的交通问题,相信亦是市民乐见。综观近年本港大型基建,港珠澳大桥、高铁香港段等横跨中港工程,造价动辄上千亿;就连港铁今年10月通车,只有两个延伸站的观塘线延线作价亦要72亿元。回购西隧所需公帑不少,自然要运用得宜,但能借此理顺本港交通命脉,不失为一项值得的投资。西隧回应查询时亦表明,“对任何商业上可行的方案都持开放态度”,并未关上回购大门。
学者:当年规划出错 有必要改正
政府现时再展开三隧分流研究,更计划将三条连接九龙及新界的隧道即大老山隧道、尖山隧道及狮子山隧道纳入研究,凑合成“六隧分流”,冀一并疏导同样严重挤塞的狮子山隧道。随着大老山隧道专营权两年后届满,届时政府将拥有三条新界隧道,提早回购西隧的迫切性更加刻不容缓。
当政府掌控三条海底隧道后,不妨用大胆思维,免收三条隧道费。乍听下虽似天方夜谭,但配合相宜的政策及配套,免费过海实非不可能。外界或许质疑当三条隧道免费后,会产生加剧隧道周边道路挤塞的“副作用”,不过若政府能多动脑筋、善用现有道路政策,“后遗症”也能治理。加上,随着沙中线、中环湾仔绕道、中九龙干线等大型有助疏道路面挤塞的工程于未来几年陆续上马,打通港九两岸的交通命脉,有助减少车辆驶入市区人车密集的地域。政府也要做好监管角色,避免工程一再延误,争取早日通车。然而,三隧免费后亦有助纾缓港铁车厢挤迫,利多于弊。长远而言,与建第四条过海隧道的必要性,也值得当局思量。
邓家彪及范国威为立法会新界东参选人,所有参选人名单,请浏览《香港01》网站立法会选举专页。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