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建公屋 民建联“成功争取”?
反修例风暴未止息之际,民建联昨日(11日)卖报章头版广告兼召开记者会,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私人业主的闲置土地,大量兴建公营房屋“突破困局”,达到公屋三年上楼政策目标。坊间亦传政府有意接纳建议,让民建联“成功争取”。
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新界闲置农地、棕地的倡议,并非民建联“首创”,多年来已有不少民间团体、政党极力争取,例如民主党早在6年前已提出;然而,建制派对此却有大有保留,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去年更撰文反对,政府亦斩钉截铁表明拒绝。若政府痛定思痛,愿启动《收回土地条例》打破房屋困局,固然是好事,但政党的昨非今是、忽然民生,还要摆出一派“成功争取”的姿态,实在突兀的令人失笑。
▼反修例风暴▼
法例“尚方宝剑” 赋权政府收地
香港法例第124章《收回土地条例》,可说是政府土地政策的“尚方宝剑”,当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决定须收回任何土地作公共用途时,容许行政长官命令收回该土地,并予以补偿。过往,特区政府亦曾动用此例,较多是收地作修桥筑路等基建项目。
现时四大发展商坐拥约一千公顷农地,不少组织多年来都提出以《收回土地条例》,回收私人土地建公营房屋。早在2013年,民主党已促请政府动用此例,收回土地整合发展。而《香港01》及多个关注土地问题的民间团体如本土研究社等,在早前的土地大辩论过程中都不断重复此论点。不过,政府对此向来持负面态度。
特首林郑月娥和其他官员回应相关提问时,一般都表示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回惹来私人业主反弹,“会导致司法覆核,拖慢发展”云云。但去年立法会议员尹兆坚向发展局查询相关司法覆核的数字,发现由199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土地业权人因政府引用该条例收回其私人土地而提出的司法覆核个案只有8宗,且无胜诉个案,拖得最长时间的个案也持续不超过一年。因此社会广泛质疑政府不是无能力引用条例收地,而是不敢“得罪人”。
拒动用条例收私人农地 政府、建制借口多多
林郑前年上任后,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对于新界私人农地,政府当时已有明显官方立场,倾向公私营合作发展,而非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在小组2017年12月19日会议,政府交给小组的讨论文件,亦花大篇幅探讨公私合营细节;对于直接收回土地,却仅寥寥数段,指要审视“公共用途”和法律风险。陈克勤去年5月,仍然撰文表示“强制收回土地难免导致冗长的法律程序,市民上楼遥遥无期,最终得不偿失”。
然而,政府一直未能拆解公私合营可能导致的官商勾结指控,因这很容易将土地发展主导权交予地产商,倒头来变成地产商的“肥猪肉”,帮不到最有需要的市民。
结果去年小组报告未出炉之际,林郑已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截糊,容许地产商以“公私合营”方式申请改划农地发展,预计本年中公布细节,下半年接受申请,等同把引用《收回土地条例》的建议打入冷宫。只是《逃犯条例》一役重创政府管治威信,政府在6月底决定押后公私合营计划。
▼土地大辩论结果懒人包▼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但有更大矛盾待解
但发展到近日,事情大幅度变化。民建联昨日提出的建议,正正是当日建制派和政府反对的事,主席李慧琼为“打倒昨日的我”辩解,指动用《收回土地条例》纵然有可能引致司法覆核,但“唔能够因为惊而唔做”。一年前仍然反对的陈克勤,昨日也在报章刊登文章,支持收回土地建公屋。现时坊间甚至盛传,政府是刻意“交波”予民建联“成功争取”。
短时间内风向突然大转,配合近日的政治状况,自然令人猜测政府“唔见棺材唔流眼泪”,见示威愈演愈烈,才急急把过去因种种利益纠结而“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的措施推出来,既纾民愤,顺道在年底区议会选举前帮建制派一把。
当然迟到好过无到,如果政府真的“从善如流”改善以往问题,原则上也值得支持。不过政治风暴发展到今日,有些问题早已超越房屋民生范畴。
中港矛盾未解 市民忧民生政策“no stake”
因为现时所讨论的“房屋问题”,已超越了“房屋问题”本身。在部分人眼中,增加各种社会福利,得益最大的只是新移民,因为从统计上,新移民学历、收入等偏低,不少都是基层、草根阶层,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亦较高。这种观感未必完全正确,但的确是讨论社会民生政策时,无法回避的矛盾所在。
这个矛盾的产生,某程度上又是林郑月娥的“杰作”。她在上届政府任政务司司长期间,曾领导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在2015年发表的报告中,表明内地新移民在未来数十年,都是香港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如何处理这些人口引伸出来的社会资源负担,报告交不出答案,只是极官腔地指“完全不认同”要主动审批和削减单程证,认为这“不但漠视家庭团聚的需要,对新来港人士亦极不公平”。
明明知道新移民将成香港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但政府却对社会资源如何配合交出白卷,令这个矛盾不断尖锐化。如今每年流感高峰,部份人会抱怨新移民迫爆公立医院,也不愿意引入海外医生服务新移民;一谈公屋,市民也会联想到“我又无份上楼”,只是令新移民得益;一提社会福利,市民也会想到“不关我事,反正我no stake”。
这些观感,未必正确、甚至带有严重的歧视色彩,但客观现实是,社会现时面对的既有经济民生的问题,也有背后的中港矛盾问题。若要化解社会怨气,除了拿出有力的土地、房屋政策外,如何面对中港矛盾,是政府避不了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