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被鬼压”好惊慌? 脑科医生:或睡眠瘫痪
“被鬼压”令人不寒而栗,徐徐进入梦乡之际,突然四肢动弹不得,但意识十分清醒,甚至听得见房间外的声音,苦苦挣脱成功,最终整日精神萎靡。原来“被鬼压”未必是神怪影响,医学可以解释这状况。香港大学医学院脑内科教授张德辉表示,最常见是睡眠瘫痪的人误以为自己“被鬼压”。他指睡眠瘫痪非常普遍,研究发现近半数人曾经试过,尤以亚洲人及年轻人较常见,“大部份睡眠瘫痪症并不需要接受治疗,市民毋须太担心。”
张德辉解释,人们睡眠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大概在首30分钟开始放松,进入较浅层的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此时脑电波会呈现明显减慢的状态(图一)。慢波睡眠维持大概90分钟,便慢慢进入“眼球快动睡眠”,即发梦阶段,此时脑电波会呈现有如苏醒的状态(图二)。然后又会回复慢波睡眠,再反复发梦4至5次,每次发梦之间由慢波睡眠间隔,最后由慢波睡眠作结醒过来。张德辉表示,人发梦后若经过慢波睡眠才醒来,就会忘记梦境,但若在眼球快动睡眠阶段突然醒来,没有经过慢波睡眠,人便会记得梦境。
睡眠瘫痪多发生在刚入睡或临瞓醒
睡眠瘫痪的人可能会有“被鬼压”感觉。张德辉解释,当人进入睡眠状态,脑部与身体的接连讯号会慢慢分开,因此发梦时四肢并不会跟随梦境摆动。脑电图检测,可以掌握人们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睡眠瘫痪的人倘在睡眠期间接受脑电图检查,他会自觉处于清醒状态,脑电图显示他实际正在睡眠。睡眠瘫痪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临瞓醒”时。当人感到有意识,但脑部与身体的接连讯号已经分开或未重新连接,便令人感到动弹不能。张指出,部份人即使曾试过睡眠瘫痪,但经过慢波睡眠,醒来后亦会记不起曾经出现睡眠瘫痪,若果在“眼球快动睡眠”阶段醒来,就可能记得自己一度四肢“瘫痪”。
张德辉指出,人们经历睡眠瘫痪非常普遍,他综合过去40年不同国家的研究指,近半数人有睡眠瘫痪经验,当中以亚洲人及年轻人较为常见。张表示,压力大或过份疲惫亦可增加睡眠瘫痪出现的机会,但严格来说睡眠瘫痪并无特别的医治方法。若医生认为有需要安排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例如中风、脑痫、焦虑或睡眠窒息症等。
去世亲人叫团聚 吓坏嗜睡昏倒综合症患者
另一个令人感到“被鬼压”或“撞鬼”的原因,可能是“嗜睡昏倒综合症”。张德辉指出,患此症的病人即使在上课、跳舞、食饭等日常生活,随时感到极困而入睡。他们在睡眠过程并没有经过慢波睡眠阶段,而是直接进入眼球快动睡眠阶段,即发梦期。患者睡醒时,亦可能无经过慢波睡眠,直接醒过来,因此对梦境记忆非常清晰,感觉上可能难分辨梦境、幻觉及真实,或因此误以为自己“撞鬼”。张透露,试过有病人病发时,见到已去世的亲人,并叫他团聚,令病人感到十分惊慌。他指,此症并非常见,香港没有统计数字,估计全港每年只有数个新症,可以透过药物控制患者的病情。他建议市民,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日间进行适量运动,纾缓压力,有助提升睡眠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