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生设计扬威美国 “新衣”伴无人科研船游海洋
虽说香港的“填鸭式”教育制度,扼杀大量学生的创意思维,但仍有本港学生的艺术创作获外国公司垂青。海洋数据供应商Saildrone日前采用两名本港学生为其无人航探仪(USV)设计的船帆涂装,穿上独特“新衣”的无人航探仪将到世界各地探索不同海洋。
Saildrone营运总监Halleux认为,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创科枢纽”,同时是一个拥有大型港口的海洋城市,但甚少学生知道香港拥有相关优势。他期望透过活动,启发香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STEM能力。
美国三藩市报道
海洋数据供应商Saildrone去年研发太阳能及风能驱动的无人航探仪(USV),船身主要以钛金属复合物制成,五米高、七米阔,其外型与帆船十分相似;船上设有16个感应器,主要负责收集海洋数据、实时天气数据、空气数据等等。
李嘉诚基金会早前拨款100万美元,赞助Saildrone于今年1月启动“南极环流探索”项目,同时在香港举办“Saildrone的新衣”设计比赛及“南极与我何干”短片创作比赛。
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学生庄晓琳及黄泳荞,击败其余百多名参赛者,在设计比赛中突围而出;拔萃男书院学生吴卓贤、新加坡国际学校学生陈烨及潮州会馆中学林志铭则,则于短片比赛中夺得第一至第三名。5名获奖香港学生及1名上海学生,8月初获邀前往美国三藩市,观看全新船帆涂装Saildrone无人航探仪的揭幕礼。
中五生设计以企鹅及冰川代表南极
即将升读中五的庄晓琳,目前正选修视觉艺术科,她直言对创作有浓厚兴趣,自小立志成为一名设计师,亦成为她参加是次设计比赛的其中一个原因。“老师曾经教过我,设计作品时要独一无二。”庄晓琳秉持这项理念,先到网上搜集与南极及Saildrone的资料,从而获得灵感:利用企鹅及冰川代表南极;一名女孩子坐在舢舨上举起望远镜观察,代表无人航探仪孤身探索南极。
庄晓琳不讳言,当时十分希望赢得比赛,但从没奢望获奖,对于自己的设计作品第一次套用于实物上,感到喜出望外及十分开心。在短片比赛夺冠的吴卓贤则表示,Saildrone营运总监Sebastien de Halleux曾到学校演讲,其创业理念亦为他带来启发,对获奖感到很惊喜。
Saildrone营运总监冀将无人航探仪带进香港水域
Halleux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创科枢纽(Innovation Center)”,同时是一个拥有大型港口的海洋城市,但甚少学生知道香港拥有相关优势。他期望透过是次活动,启发香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能力,同时将相关技巧套用至环保议题。他明言,期望能将Saildrone无人航探仪带进香港水域,协助应对空气污染及海洋污染问题。
谈及创业之路,Halleux直言,数据重要性日渐提高,“如果你想解决问题,必须先了解甚么地方出现问题(If you try to fix something, you need to know what is broken)。”他认为,若要在城市规划方面进行革新,政府必须参考足够数据弄清整个周边环境,例如在某个沿岸地区建屋前,要先了解周边海平面将来的上升幅度,以及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Saildrone无人航探仪于南冰洋拍摄的片段:
Halleux与香港学生分享时,提及南极探索项目。他透露,公司早前以新西兰最南端布拉夫(Bluff)为基地,派出3艘无人航探仪,目标是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圈。然而,南冰洋的极端天气,已先后摧毁两艘无人航探仪,仅一艘无人航探仪“幸存”,最后成功达成目标,本年8月3日成功回港,带回罕有的南极洲海洋、空气及天气数据,创下世界纪录。
普通大型船只造价能购买逾千艘无人航探仪
Halleux表示,单计一艘普通大型船只的造价,需耗资高达1.5亿美元,等值约11.7亿港元;而每艘破冰船更高达6.75亿美元,等值约52.65亿港元。Halleux直言,相关成本已能购买逾1,000艘Saildrone无人航探仪;而事实上,即使破冰船仍难以应付南极洲部分地区的极端天气,难以抵达收集数据,因此无人航探仪在上述方面具备优势。
概括整个南极探索项目,Halleux说:“作为一名创业者,我不相信‘不可能’(As an entrepreneur, we don't accept “it's im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