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天地】弘立书院:欣赏昆曲之美 与上海昆剧团体验昆曲艺术
学习欣赏艺术,对每个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早前著名的上海昆剧团趁来港参与西九文化区剧曲中心的演期,亲赴弘立书院与近50名中学生分享昆曲的艺术,如夸 张 的 面 部 表 情 和擡 眉 、 睁 眼 、 拂 袖 、蹬腿等基本功架,又即席演唱昆曲,过程别开生面,让同学有机会亲身接触传统昆曲艺术,获益良多。昆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海昆剧团是被喻为国宝级的昆剧艺术代表,他们这次应弘立书院的邀请,为学校“书院项目”中国古代经典的八年级或以上的学生来一场工作坊“昆曲之美:上海昆剧团昆曲艺术讲座与演示”。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以轻松幽默的手法教授学生欣赏昆曲之美;三位年轻演员包括张颋、阚鑫和倪徐浩,则分别演唱《牡丹亭.惊梦》的“山桃红”及以“醉拳”大耍“十八罗汉拳”。他们更邀请八年级的张天恩及七年级的章鼎承同学登场“踏台板”,试演一小段“山桃红”。
两位同学分别饰演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演员张颋和倪徐浩的指导下,学习做手、面部表情、走路姿态等。章鼎承饰演的“活泼版柳梦梅”更逗得全场大笑;张天恩饰演的“少女杜丽娘”则由学习兰花手开始,由羞涩到慢慢熟习其角色温婉的神髓。
章鼎承说,小时候他跟祖父母看过昆剧,当时年纪小不太看得懂,这次的工作坊让他开始懂得欣赏昆曲。“演员的步速,走多快、多慢,如何站立,面部表情如何,都有技巧,不是随意的。”
弘立书院中国语文及文化总监高小刚博士指出,弘立书院中国文化中心在课程外给学生举行增润活动如昆剧、粤剧等表演,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愿景是培养出具双语、双文化的人才。
高博士指出,看到艺术家站在眼前表演,可以打破很多偏见。“例如我们会形容一个演员‘浑身是戏’,当学生近距离观察时,就马上明白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意义,真正领略‘浑身是戏’的意思。”他也补充,这类体验活动对于一些接触网上资讯长大的孩子而言,可以带来更深刻的体会,让他们对世界有更真实的理解。
团长谷好好向同学介绍昆剧的历史及解释“旦、生、净、末、丑”不同角色的分别及演绎方式。她更与同学分享年幼时学习昆剧的点滴:“当年早上六时便要起床,一直练习至晚上九时才可以放学,休息时间很少,即使肌肉、筋骨受伤,也只是小病。虽然每个学习者都承受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仍无损对昆剧的热爱,并寄语同学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奉献之心。”
谷好好更指出,昆剧讲求唯美,每个动作都可训练欣赏者的想像力:“例如剧中有骑马场面,演员总不会把马匹牵上台,所以只会做一些模仿骑马的动作,观众可通过想像力明白剧情。”
(内容由弘立书院提供)
欢迎所有中学、小学及幼稚园投稿至“01校园”,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及照片经电邮传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