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堂拟改建小学校舍作过渡性房屋 提供最多55伙 2020年入伙
乐善堂拟将改建九龙城龙岗道63号的一间小学,改作“过渡性社会房屋”,预计将22个课室改建成45至55个社房单位,供3至4人家庭居住,料改建工程最快可以9月进行,并于2020年入伙。
乐善堂表示,于今年初开始与运输及房屋局专责小组研究改建乐善堂小学,用作“过渡性社会房屋”,预计可提供约45至55间社会房屋,供3-4人家庭租住,估计受惠人数达200人。
机构拟定单位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少于 60 呎,各单位均附设开放式厨房及独立厕所浴室,另外亦于地下预留2个无障碍单位,并设有共享空间,如洗衣房、家庭活动室等,作地区支援用途。
领取综援户优先入住
合资格的申请人须轮候公屋3年或以上,并居于恶劣环境或急需住屋和社区支援的家庭, 领取综援及收入低于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55%的家庭优先,租期不少于2年。
至于租金厘定方面,综援家庭将不多于家庭每月租金津贴上限,低收入家庭则参考过往“乐善堂社会房屋计划”的租金厘定标准。
最快2020年入伙
乐善堂指,该校将于今年8月31日起停办,正申请劳工及福利局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乐善堂拟将上址将重建为社福用途,在重建期间将翻新及改建成过渡房屋。
机构已于上月向地政处申请短期豁免书,并提交计划书予九龙城区议会讨论,预计最快于今年9月进行改建及翻新工程,并于2020年上旬正式入伙。
九龙乐善堂主席李圣泼表示,此项目属全港首个将校舍改作过渡性社会房屋,冀可起先导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善用闲置校舍、建筑物等,令更多有需要家庭受惠。
乐善堂小学属于九龙塘/九龙城小学校网,即有多间名小学的41校网。不计该校,网内现有10间官津小学,包括喇沙小学及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两大名校,以及两间嘉诺撒圣家学校及九龙塘官立小学等等,都是升小一家长首选。由于在统一派位阶段该校网学额严重不足,教育局向43网黄大仙校网“借用”学位,每年有一大部分住在该校网的学童被派到黄大仙的小学。
乐善堂小学每年自行派位的取录人数都偏低,在十多年前杀校潮时,曾取录少于三名升小一学童,即使杀校潮后仍未有明显改善;自行派位虽获派开班所需学童人数,但不少家长没有带同子女去注册。几度面临杀校,最终乐善堂也决停办,将有70年楼龄的校舍改作老人院及基层服务用途,而在过渡期则改作社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