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19年】一次睇晒!六款互动潮语卡(全集)

撰文: 陈健佳 黄炜尧 周洁媚 黄雅盈 何敬淘
出版:更新:

十年人事几番新,回归19年又是怎样的光景?无数潮物新语平空诞生,《香港01》细说潮语,从这些潮语道出这些年来香港的风土变迁,中港关系的种种变化。
美术:Crystal

1. 封胸(社会篇)

电视剧播至中途要加入特别效果“封胸”,港剧史无前例,只有大陆剧才会发生。由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于2014年12月在内地首播,播出后被指剧中人物衣著太暴露,所以被内地广电局暂停播出,重新剪接后,出街的版本只有大头,删去暴露部分。

2015年4月,剧集改名为《武则天》在港播出,香港版就用“封胸”处理,用电脑特技效果遮掩女角丰满的胸部,成为一时佳话。

解释
【一】 同“丰胸”刚刚相反,封胸是将丰满的胸部包实。
【二 】新出“CG打底布”,毋须真布,电脑效果就可以封胸。
例句:
究竟观众是追剧情还是睇身材?《武则天》的女角封胸后,竟然流失13万观众。

2. 速递员(社会篇)

香港回归19年来,中港两地的文化与生活日趋融合,亦带来了跨境罪案问题,其中社会罪案的骗徒手法层出不穷,自“猜猜我是谁”电话骗案出现后,2015年中开始陆续有骗徒在电话中讹称自己是“顺丰速运”人员,随后更演化成伪冒中联办、入境处、廉政公署等不同政府机构的职员,令市民听到不明来历的手机来电时,提心吊胆。

解释:
速递员负责派送包裹或文件,但有不法份子讹称自己是速递员身分致电市民行骗。
例句:
速递员今日有冇揾你呀?
平生不作亏心事,速递员打来也不惊。

3. 普教中(儿童篇)

回归加上内地经济起飞,跟内地打交道、拓展大陆市场,均令学习普通话变得愈来愈重要。政府更期望以普通话教中文(普教中)为课程发展的远程目标,不过这做法近年惹来不少批评,有家长对普教中趋之若骛,有家长就对普教中坚决说不。

解释:
“普教中”是指香港中、小学“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
例句:
1. 陈太力撑普教中对其儿子宝宝学中文有好处,日后可以到国内发展,而宝宝心底不喜欢,但宝宝不说。
2. 小明是普教中的学生,跟街边小贩说:“可以卖一串鱼丸子给我吗?”小贩回应说:“你讲咩呀?”

4. 冲闸(儿童篇)

2013年前未全面实施“零双非”政策,本港产科床位“争崩头”,一众港妈更是要“赢在受精时”,一旦发现自己怀孕便要预约医院床位,否则便要非常徬徨地“扑床位”。港府曾多次“出招”希望纾缓情况,例如设双非孕妇预约分娩限额、提高产科套餐收费,以及2007年2月起,拒绝没有预约证明的怀孕7个月孕妇入境等。内地孕妇涌港产子的情况却没失控,部分人未能预约到床位,索性以“冲闸”策略,直接到本港急症室产子。

解释:
“双非”孕妇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在临盆一刻闯入公立医院分娩。
例句:
生B要方便快捷,去香港嘅公立医院“冲闸”话咁易!

5. 大中华胶(政治篇)

回归初期,不少港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2003年太空人杨利伟访港市民争相“扑飞”,2008年,市民对中国主办的奥运特别投入,同年的汶川地震市民亦积极赈灾筹款;惟2013年雅安地震后,已有市民质疑捐钱给中国只是“倒钱落海”,近年“爱国情怀”倒退,逐渐对大陆反感,甚至连参与“六四集会”都会被标签为“大中华胶”。

解释:
毕生努力“建设民主中国”的香港人,凡事希望“大局为重”,主张“中国好,香港好”。
例句:
小美形容小明是一个“大中华胶”,因为他至今仍坚持要先“建设民主中国”,香港才可以得到“真普选”。

6. 鸠呜(政治篇)

内地旅客激增,名店、金行、药房成行成市,取代原本售卖居民所需的店舖,舖位租金和物价上升,加上内地旅客“救世主”嚣张态度,本地开始出现拒抗内地旅客情绪,“鸠呜”一词于2014年出现后,即成为讥讽内地旅客在港购物的代名词,市民也借以表达对港府及北京的不满。

解释:
讽刺内地自由行来港疯狂购物,引发一连串的民生问题。
例句:
1. 今晚好多人去旺角鸠呜。
2. 北区沦为自由行鸠呜之城。

手机app用户,请按此连结到网页看互动潮语卡正面与背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