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贫穷儿童评政府支援政策不合格 冀来年首要改善房屋政策

撰文: 冯家淇
出版:更新:

根据扶贫委员会资料显示,贫穷儿童数字多达23万,贫穷率达23.1%。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今日(30日)发表“民间儿童专员报告”,为2018年过去一年政府扶贫表现评分,并由贫穷儿童选出2019年十大关注政策。报告指,政府跟进2018年十大儿童关注问题表现未见进步,由去年25分跌至23分,继续属不合格水平;而房屋问题连续四年排名首位。十项政策中,只有教育政策合格,七项评分下跌,其中中港家庭未能团聚及缺乏立法保障新移民歧视更录得零分。2018年儿童权利关注会副主席张东衔指,政府有优化社会政策,如就土地运用展开咨询,但成效不足,公屋轮候时间创新高,可见政府未见进展,盼政府能从短中长期改善问题。受访儿童要求政府未来一年积极跟进,首要是改善房屋政策,解决儿童居住在笼屋、板间房、㓥房等不适切住房的问题。

社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发表“民间儿童专员报告”,为2018年过去一年政府扶贫表现评分。(洪嘉徽摄)

今次报告在2018年底,透过儿童权利关注会内2800名18岁以下会员讨论及投票,投票选出2019年十大贫穷儿童关注政策。报告发现,整体评分由去年25分下跌至23分,房屋及教育问题连续4年排名首及次位,分别录得4分及6分。

房屋问题连续4年排首位

报告显示,政府将房屋问题视为施政重中之重,虽然有积极尝试处理房屋问题,惟轮候公屋人数急增,平均轮候时间进一步延长至5.5年或以上,租金急升。政府开始推出过渡性住屋政策,但未有切实解决住屋问题,政府表现有待改进。

而十项政策中,只有教育政策合格,七项录得下跌,包括房屋政策不善、社会福利、医疗服务不足等,而中港家庭未能团聚及缺乏立法保障新移民歧视更录得零分。受访儿童认为社会问题恶化,但政府推进进展缓慢,未能追上社会需要步伐,指录得零分的项目更毫无进展。

梁卓琪透露与家人轮候公屋8年,终脱离㓥房生活。(洪嘉徽摄)

基层儿童脱离㓥房感开心

2018年儿童权利关注会主席、16岁的梁卓琪与家人轮候公屋8年,终脱离㓥房生活。她指以往三餐虽不成问题,但在㓥房内,吃饭及做功课都在同一桌上,练习古筝时更要站著,现有独立房间,认为生活更加开心。

12岁、就读小六的黄雄涛与新移民母亲住在深水埗约100呎的㓥房,母亲收入不稳定,领取综援维生。他说:“屋企无咩活动空间,同学屋企通常大过我屋企,有时都会羡慕佢地。”雄涛直言住在㓥房不开心,也不喜欢留在家中,闲时会去打篮球及在社区中心做功课及温习。

倡彻底解决贫穷问题

报告建议政府短期措施方面,可向中小学生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早餐或午餐、为租住笼屋、板房及㓥房等不适切居所的居民提供租金津贴及提供临时房屋,以及在100亿关爱基金拨款四分一扶助贫穷儿童。

长期措施方面,政府应改革儿童发展基金及先导计划,持续跟进贫困儿童成长进度、创造10万个适合基层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及增加金额,以及增建公屋及放宽分配公屋条件,为正轮候公屋的儿童家庭提供租金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