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轮候时间再升 一般申请上楼要等5.5年 申请宗数26.7万
公屋轮候时间再创新高!房委会公布最新公屋轮候数字,截至今年9月底,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由今年6月的5.3年,增至5.5年,数字不单继续远离政府“3年上楼”目标,再创近19年新高!
根据房委会数字,截至今年9月底,约有15.02万宗一般公屋申请,非长者一人申请个案约11.75万,两者合共达26.77万宗,较今年8月时的26.85万宗申请少。
不过,轮候册时间却越来越长,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较今年8月时的5.3年,上升了0.2年;而长者一人申请者轮候时间则维持2.9年不变。
根据过往数字,1998年公屋轮候平均轮候时间曾达6.6年,2000年回落至5.2年,之后再因停售停建居屋,轮候时间回落至1.8年。惟从2011年起,公屋轮候时间不断上升,更于今年3月打破5年的关口,今次公布的数字甚至贴近1999年时的6年高位。
柯创盛:已成“死局”
对于轮候时间持续上升,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柯创盛表示,虽然不感意外,但仍然忧虑。他指出,现时每年公屋“一般申请者”的新增申请个案逾2万个,但每年新建的公屋却平均不到1.5万个单位,此消彼长下,轮候册越排越长已成“死局”。
他认为,当局必须下定决心,在短期推出租管结合租津的“非常手法”,纾缓基层家庭的租金及迫迁压力。长远而言,政府应将“三年上楼”列入《长远房屋策略》的目标,向社会表明要达至“三年上楼”的公私房屋比例、单位及土地需求。
公屋联会:非常忧虑
公屋联会预计,未来将很大机会突破6年,而长者一人申请者更上升至2.9年,基层市民上楼变得遥不可及。 公屋联会建议,政府应制定恢复“三年上楼”的时间表,并明确公屋供应与轮候时间的关系,以争取社会支持政府觅地建屋。同时,政府亦应大力推动过渡性房屋,制定政府闲置土地库,积极伙拍非牟利机构增建过渡性房屋,如组合房屋等,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