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逾7成超市售笼屋鸡蛋 感染沙门氏菌风险较放养鸡蛋高25倍
有国际组织公开了一段秘密调查影片,发现一所于澳大利亚、供应鸡蛋予国际连锁快餐店香港分店的生产商环境恶劣、鼠踪随处可见,母鸡被困在极挤逼的层架式铁笼,这种模式的鸡蛋被称为“笼屋鸡蛋”,其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较“放养鸡蛋”高25倍。该组织的调查发现,本港逾7成超市,出售“笼屋鸡蛋”,其中有超市更是一款“放养鸡蛋”都没有。
Lever杠杆在今年9月至11月向本港数十家餐饮企业及超市查询,其使用或出售的鸡蛋来源,同时亦抽样调查8个超市集团(共21间门市),发现合共128款出售的鸡蛋中,只有1成(13款)有列明为“放养鸡蛋”,其余均没有注明是否“笼屋鸡蛋”。
组织向鸡蛋供应商查询后发现,“笼屋鸡蛋”占了逾7成(92款),其余近2成(23款)的供应商则没有回复,其中超市惠康更是一款“放养鸡蛋”都没有。至于餐饮企业方面,绝大部分都拒绝透露或没有回应,只有一间称会不定时采用两种鸡蛋,故此消费者难以得知所食用的鸡蛋由来。
本港近两年回收了约400万只可能染有沙门氏菌的“笼屋鸡蛋”
Lever杠杆项目经理马子琪指,香港过去两年曾回收约400万只,有感染沙门氏菌的“笼屋鸡蛋”,当中包括今年回收的216万只美国“笼屋鸡蛋”,,可见这种鸡蛋对市民的健康极具威胁。
同时,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07年的一项大型研究指出,“笼屋鸡蛋”染沙门氏菌的风险,比“放养鸡蛋”高出25倍。
她又提到,现时本港入口鸡蛋的政策十分落后;故此,她建议政府需检视有关鸡蛋的政策,例如规定全港鸡蛋需贴上“笼屋鸡蛋”或“放养鸡蛋”的标签,并呼吁食肆及超市转用或转售“放养鸡蛋”。
食环署回复《香港01》指,食安中心会了解有关调查,亦强调中心一直有从进口和零售层面抽取食物样本(包括蛋类)作检测,以保障食物安全。中心又建议市民尤其是长者、婴儿和孕妇,避免进食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鸡蛋和蛋类制品,而鸡蛋应彻底煮熟至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市民亦应选用经巴士德消毒法消毒的蛋、蛋制品,或脱水的鸡蛋粉配制不需要热处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