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纽约地产经纪评楼市:这里年薪至少10万美元的人才会买楼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港人穷毕生精力为一个小小蜗居打拼,想住在过千呎的宽敞单位,是遥不可及的梦。跳出香港,井外的世界是否没有砖头的束缚?在香港,一块砖头的价值,飘洋过海来到千里之遥的纽约,同样“有价有市”。《香港01》记者早前到纽约实地视察曼克顿区楼盘,发现这个“大苹果”的新楼,平均呎价2,500美元(19,571港元),二手楼呎价则约1,700美元(13,308港元),换算后与香港的呎价相若,但由于当地租楼支出并非特别高,加上选择亦多,地产经纪指并非人人“有楼揸手”;更指纽约市内年薪达10万至15万美金(约78万至117万港元)的人,才会考虑买楼。

曼哈顿的楼价在全球楼市名列前茅。(陈倩婷摄)

年薪达月租40倍才可租楼

纽约有“世界金融中心”之称的城市,楼价高企似乎是理所当然。当地的地产公司Silver Count Properties经纪Ben接受《香港01》访问时透露,只有年薪达10万至15万美元的人才会考虑买楼。而要在曼克顿区租楼,亦要先取得“入场券”,因为部份单位要求租客的年薪,要达到单位月租的40倍才能租住,因此有负担能力的人才会租住曼克顿区。

Ben受访时透露,纽约并非人人均以置业为首,一般年薪达10万至15万元人士才会考虑买楼。(陈倩婷摄)

Ben指出,当地楼盘有分低价、中价及豪宅盘,售价约60万至80万美元(469万至626万港元)的楼盘属“偏低价”,市占率仅约16%;100万至200万美元(783万-1,566万港元)属“中价”,市占最多达45%,而高达300万美元(2,300万港元)以上的就属“豪宅”,占约35%。

Ben透露,曼克顿新楼平均呎价2,500美元(19,571港元),二手楼呎价则约1,700美元(13,308港元)。但这个核心地段的楼价,相较香港新楼成交平均呎价是由19,261元至25,030元不等,以及十大屋苑平均成交呎价是14,786元,纽约仍较“低水”。

公寓设施多 花园、酒窖、健身室一应俱全

记者早前在Ben的介绍下,走访三个位于地狱厨房区(Hell's Kitchen)的中价楼盘,全部均属公寓(Condo),除了原本的住宅单位外,尚有不少公共空间,如花园、健身室、单车位、儿童游玩房间、共用工作空间等,其中一栋楼宇更有酒窖,容许住户存放酒品。

不过这些公用设施带来另一笔月付的费用,名为“Maintanence fee”或“Common charges”,类似本港屋苑的管理费。而每年另有物业税(Property tax)要支付,Ben指不同地区的税款可以相距甚远,置业前应先了解清楚。

+1
(陈倩婷摄)

海外投资者需交10%预缴税

Ben表示,海外投资者在纽约置业时,除了需要支付一般的税款之外(如物业逾百万美元需缴豪宅税),尚要付外国人预缴税,一般是楼价的10%,不过若届时出售物业,这一税款可退回。

除了公寓,纽约的另外两种主要住宅类型为合作公寓(Co-op)及租售混合公寓(Condop),虽然合作公寓的楼价可以低至公寓的六、七成,不过Ben解释,合作公寓的限制较多,全因公寓的业主会组成一个委员会,形式类似本港的业主立案法团,任何买卖都需经过审批,合作公寓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而Condo本身并无相关限制,因此较适合海外投资者。

买楼地区 视乎校区及附近地铁站沿线

近年不少华人都选择在纽约置业,Ben指有父母会为留学子女在当地物色单位,因此校区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另外,由于当地路面交通非常繁忙,特别是若要“crosstown”,即来往曼哈顿的东西边,繁忙时间选择步行会较乘车更快,因此居民颇依赖地下铁路。一般人置业前会视乎住宅与地铁站的距离,以及该站是否行经方便自己的地铁线路。

除了曼哈顿以外,纽约市尚有另外几个行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史丹顿区以及布朗士区,楼价亦相距甚远。Ben强调每个人或家庭的需求不同,应因应负担能力及喜好选择购买或租住住宅。

香港楼奴惨况实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