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新加坡中产夫妇“舒服”地供楼 批香港房屋凌乱、欠规划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港人穷毕生精力为一个小小蜗居打拼,想住在过千呎的宽敞单位,是遥不可及的梦。跳出香港,井外的世界是否没有砖头的束缚?
距离香港约2,600公里的新加坡,两地的房屋政策常被比较,有香港出生、移居当地的工程师邓家怡不讳言,1,200呎的组屋单位,每月供楼的金额可以“舒服”来形容,而居住环境亦可媲比当地私人物业。每当回港探望亲友,看着狭窄的空间,她总会轻叹:“我不想住在香港。”

为促进种族融和,新加坡政府会将一幢组屋按层数租予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欧亚人,令四个不同种族的居民都有同等住屋权。(张雅婷摄)

将近40岁、任职工程师的邓家怡于香港出生,小时候就随父亲移民到新加坡,从此落地生根。2009年,家怡与任职公务员的丈夫结婚,并以51万元坡币(即约300多万港元)购入位于Queenstown(女皇镇)的组屋。由申请到上楼,只需2、3个月时间。

买大单位 冀退休后再换楼

家怡所选购的组屋原本用作安置旧区重建的住户之用,在重建户“拣楼”后,有单位剩余,两夫妇便选择了一个1,200呎的单位,三房两厅。两口子解释,每名新加坡公民一生中,最多只可向政府购入组屋两次,夫妇当时的入息几乎已超出购买组屋上限,因此想尽量买入最大的单位。至于第二次机会,则留待夫妻将来退休后再换一个较细小的单位。

+2

家怡说,仍有亲戚居于香港,每年都会到香港探亲,但她认为香港房屋无论是社区规划还是空间感,都不及新加坡,对此连连摇头:“我不想住在那里。”她又称,“最大不同是空间感,香港的规划没有那么好,比较凌乱。新加坡每一个屋邨都有一个警察局、一幢大厦会有四大种族,很多细节上规划都比香港明显。”家怡指,新加坡的组屋没有保安驻守,所有人自由出入,但居民并不会因此感到不安全,她亦放心让就读小学的子女自由到社区玩乐。

和家怡一样的夫妇,是新加坡社会的缩影,当地人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就可与伴侣一同买楼并使用公积金供款。千里之遥的香港,很多新婚中产夫妇都只能“望楼轻叹”。或许很多港人会羡慕家怡,但她认为,房屋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不应让它成为一个负担、甚至债务。“如果我想拥有一间屋,但供款要占收入七成,那很不值得。房屋应该是一个资产,而不是债务。”

香港楼奴惨况实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