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专访】前地政高官李森:政府利用咨询操控民意

撰文: 梁德伦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关乎本港未来几十年土地供应的公众咨询,已经全面展开近两个月。不过,地政总署前助理署长Roger Nissim(李森)接受《香港01》专访时指出,由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推出的问卷,设计过分简化“令人震惊”;又称结果容易被操控,认为政府只是利用公众咨询“做自己想做的事。”(系列访问之七)

Roger批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推出的问卷,设计过分简化,儿戏程度“令人震惊”。(罗君豪摄)

于70年代来港加入地政总署的Roger Nissim,退休前是地政总署助理署长,曾撰写《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是学术界和业界广泛使用的参考书。在政府出仕多年,担任过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客座教授的Roger表示,肯定政府在土地大辩论这场大型公众咨询中有其预设立场:“这是政府常做的事。”

Roger认为公众咨询不会影响政府对实行土地选项的取态。(资料图片)

公众咨询不会改变结果

Roger指出,政府每次想推动某些政策或措施时,都会借公众咨询或意见收集,为自己取得“民意授权”,无论是100人抑或10万人赞成,都不会影响政府的决定,又以兴建机场第三跑道为例子,“当时我已经说不会再来公众咨询,因为无论我说甚么,都不可能在‘咨询’中胜出,结果是甚么?政府拍板建三跑。”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于公众咨询,推出18个未来土地供应选项,Roger指政府的意向很明显,例如东大屿都会填海、发展郊野公园陲地带和新界私人持有农地等,都是政府未来想做的事,“为甚么你向郊野公园、粉岭高球场开刀?因为容易!”

人口估算数字相距太远

此外,Roger认为发展的前设是为应付未来人口增长,但当局在这方面根本未有引用确实证据说服香港市民,清楚指明未来有急切需要开发大量土地应付人口增长。

Roger称,根据统计处最新的人口及住户估算,香港于2043年,整体人口预计增长至822万人口,但土地小组基于《2030+》的推算,未来土地需求的数字是要容纳900万人口,两者相差逾80万,“统计处甚至预测人口在之后会下跌,没有人可给予我答案,为甚么不相信统计数字?若按此推算,根本无需要填海兴建东大屿都会。”

Roger批评土地小组以“点心纸”的形式进行公众咨询,做法儿戏。(资料图片)

Roger又以“点心纸”形容土地大辩论的问卷设计,指其儿戏程度令人难以置信,“问卷可以用铅笔填写,换言之(政府)不喜欢大可以擦掉重来,写他们想要的选项,甚至乎我不需要填写我的名字、地址,基本上我不需要填写任何东西,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东大屿是大白象工程

Roger表示,虽然公众咨询存在多个问题,但他仍会为此表态,直指部份选项例如填海、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等,都不应该拣选。至于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的粉岭高球场发展,他则认为当地环境优美,政府不应发展;而发展东大屿都会更加是历史以来造价最贵的“大白象工程”,“那个地方位于海的正中央,甚么也没有。”

此外,他虽然认为政府应透过《收回土地条例》发展新界私人农地(见另稿),但公众咨询问卷中,仍然会推介支持以公私营合作发展新界农地这个选项,“只是机制不一样,但新界有一大片农地,面积仅次于东大屿都会,值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