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全面淘汰塑胶餐具 长通粉当饮管谂得过?
台湾近日“限塑令”的争议,引起广泛关注。当地环保署将扩大禁用胶吸管,官员更对传媒爆出“可以用汤匙饮珍珠奶茶”的金句,惹来民间猛烈批评。
环保政策往往离不开配套,即使市民愿意为保护环境牺牲部分个人便利,始终不能忽视现实的饮食需要。在众多即弃塑胶餐具之中,饮管算是最难寻找替代物料,重复使用饮管又会出现个人卫生忧虑,难以达成共识。
如果港府不希望日后有关淘汰塑胶餐具的讨论触礁收场,毫无寸进,就必须优先考虑替代用品的问题。最近有网民提出用意大利长通粉当饮管使用,会否是一个可考虑的方向呢?
延伸阅读:【政策分析】香港年弃91亿件即弃餐具 减“派胶”为何遥遥无期?
饮管难寻替代品 清洗困难
塑胶餐具只能用一次,又难以降解,因此对环保人士而言,相信这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相对地,汤匙、叉子、刀等可以用金属堂食餐具,多次使用避免浪费,外卖也可以不主动提供即弃餐具,鼓励市民自备,较容易解决。不过说到饮管,却认真考起食肆和各位用家。
虽然节省饮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使用,但始终市民习惯并非一时三刻可以改变,而有部分情况又确实很难不用饮管。其实近年市面上也出现不同的可循环再用饮管,如玻璃、不锈钢饮管等。不过由于管道幼小,根本难以清洗,虽然网上也有人分享如何妥善清洗饮管,但却被质疑缺乏效率。
如果在食肆之中,更加难以期望洗碗工人会花长时间去清洗、检查饮管内壁是否清洁。将心比己,面前一枝铁饮管,可能重复有人饮过咖啡、奶茶,但只是用水略为清洗便拿来用,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可谓殊不理想。
延伸阅读:上环茶餐厅成功“走塑” 改用不锈钢饮管 职员:习惯咗就冇问题
台官员指“用汤匙饮珍珠奶茶” 被嘲离地
为此,台湾近日就闹出一场“珍珠奶茶”争议。话说当地政府本月初表示将会扩大“限塑令”,明年7月1日起,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公私立学校与连锁速食店等,限制提供一次性的塑胶吸管给顾客。
政策原意虽好,但具体如何配套、市民如何适应,就令外界摸不著头脑,更被指扰民。本月10日,环保署简任技正李宜桦被传媒问及不用饮管,如何喝珍珠奶茶,他竟回应指“也可以用汤匙啊!”
有关言论受到猛烈批评,网友纷纷指出这样把一杯杯的珍珠奶茶“当汤饮”并不可行。连蔡英文总统在数日后一场会议上,也不禁开腔回应:“我也想问环保署,珍珠奶茶不用吸管,要用什么?”
延伸阅读:唔想用匙羹饮珍奶?台男改用粗管意粉 网民赞:可以得诺贝尔奖
纸制、可食用饮管都是“候选”代替品
目前,不同地区都陆续试行各种各样的胶饮管替代品。例如连锁快餐店麦当劳上周宣布,将采用纸制饮管代替塑胶饮管,本年9月起在英国和爱尔兰先试行,稍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纸饮管虽然也是即弃,但始终相对塑胶较易降解,对环境影响没那么大。
其实在60年代塑胶饮管出现前,大家都是用纸制饮管。只不过因为纸制饮管不太防水,浸久了容易烂掉,塑胶饮管成本又低数倍,后者才大行其道。因此如果要“复古”用纸制饮管,用料和成本问题就要优先处理。
另一个方向则是可食用的饮管。近年因应环保要求,坊间开始出现海藻饮管(Lolistraw),标榜可在使用后直接吃掉,不会形成浪费,就算真的弃掉也属可以降解;近年外国也有部分餐厅,自行尝试推出“意粉饮管”,享用饮品后可吃掉,一物二用。
近日有台湾网民更指出,一种可在超市买到的意大利长通粉,可以作饮管使用,宽度足以饮珍珠奶茶。该网民指出,这些通粉可降解,也可以用作海龟食粮,价钱不算贵,浸足一小时才开始软掉,绝对可作饮管使用。亦有其他网友留言指,如果嘴馋甚至可以自己吃掉。
当然,这种“食物饮管”目前的发展尚属初步。到底这种饮管是否合符长远成本效益、是否真的耐水防潮、如何长时间储存、未煮熟的通粉又是否真的适合食用,以至于能否大量投入使用并取代现有胶饮管,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推广环保意识重要 想出替代方案更重要
所以从大方向而言,塑胶餐具危害环境,总需要面临淘汰。正如《香港01》过往所指,不少地方的政府都推行针对性政策,限制以至制订长远目标全面淘汰胶餐具,香港在这方面有需要加快进度。正所谓事在人为,要是政府真有心推动,不至于太困难。
不过台湾的例子同时证明,如果只谈环保而不兼顾民众如何“过渡”至新的用具,往往会沦为离地政策,变成另一波更大的争议。
因此,鼓励市民减少使用胶饮管固然重要,现行“无饮管日”等推广措施需继续做。可是需要政府投放更多心机的,是由官方牵头,找出一种可持续、各界都接受的替代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