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快餐33年味道如一有原因? 接棒第二代:代表一家及街坊故事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屹立屯门友爱邨33载“发发快餐”, 不仅为一间旧式快餐店,更代表了昔日珍贵的回忆。由于从领展手上购入17个商场的基汇资本早前表明,类似“发发”的地标性店舖必定可以“留低”,这一间小店一夜间骤成良心业主打造的“示范单位”。“我所谓的Puppy love,都系全靠发发!”该店第二代接班人关先生12岁起,便在“发发”打滚,不单与街坊结下深厚情谊,每天营营役役,更将两父子的感情连起。关先生曾在店中邂逅情一个她,经历过像雾又像花的爱情故事,“发发的食物同味道,33年来一模一样,同时代表咗我一家及街坊[故事。”

父亲(右)一手做起“发发快餐”,儿子关先生(左)自小在餐厅长大,考试前夕甚至在店内温习,餐厅见证著他的成长。(梁鹏威摄)

匆匆数十载如白驹过隙,记者眼中所见,“发发”店内装潢从未改动,店中招牌、墙上悬挂的旧式大餐牌,甚至送餐的托盘,仍旧是80年代的旧风味,“全部是古董!价钱已经变晒,餐牌已经无用,但扔咗,就唔系发发!”关先生细诉店中点点滴滴。

关生:街坊眼中的肥仔

关先生自12岁起,已在“发发”打滚,对他而言,餐厅是自己的游乐场,每日冲茶递水,亦乐此不疲,“以帮手为名,其实都系玩,冲吓奶茶咖啡,几好玩!我中学时间,唔太钟意与同学仔玩。”

快餐店讲求速度,食客总是来去匆匆。不过,在旧日的时光,纵然是快餐店,人情味却仍然不减,“好多街坊由细睇住我大,一见到我,就一定认得我,大家都叫我肥仔。”

关先生从小已落舖帮忙,负责冲制奶茶咖啡。(梁鹏威摄)

初次动心 餐厅邂逅她

在餐厅打滚的日子,不单见证了关先生的成长,更为他带来情窦初开的回忆。“有一个暑假,系发发遇见一个女仔……感觉佢同其他朋友不同,我哋无拖手,甚至唔可以话拍拖!就连我都唔清楚,究竟系咩关系。”

然而,暑期过后,她再无光顾“发发”,这段情也随之逝去,但经历却刻骨铭心,“个阵时唔会攞电话,唔似宜家!但佢个名我仲记得好清楚,(记者追问名字?)不过唔话得俾你知。”

“发发快餐”的厨房半开放式,师傅整好食物后,便会立即放上柜面,让食客自取。(梁鹏威摄)

迁出街坊回来重拾儿时感觉

“发发快餐”主打排餐,酱汁的调味、做法更从未有变,“我爸爸最坚持的地方,就系唔可以改变做法,令味道有改变,因为客人会食得出!”他指出,现时茶餐厅的食物种类繁多,做法已跟往日截然不同。他直言:“好多人搬走咗,都会特登返黎,想食返细个嘅感觉!或许想再见30年前的伯伯,即是我爸爸。”

老父经营之道:小本生意要睇紧啲

“发发快餐”由关先生父亲一力做起,虽然年届八旬,但至今仍每天落铺打点。不过,父亲年事已高,儿子已成为第二代接班人,他忆述,爸爸从前每日工时达14小时,不敢怠慢,“爸爸常说,小本生意要睇紧啲!”

不过他坦言,这一间屋邨小店,令父子情从不间断。“向外挨的话,每日十几个钟唔喺屋企,返回来又攰到唔想讲嘢,但大家喺餐厅时间,仲多过屋企,可以日日见。”

关先生父亲(后)虽然年届八旬,但每天仍会落舖打点。(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