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良不认同《基本法》毫不容许“一地两检”:非中央话得就得
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前表决通过西九龙站“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离任后接受报章专访时,首度开腔回应指出《基本法》为“活文件”,法律上并非全无包容空间,亦不是人大“话得就得”,而是经过透彻考虑的决定。他又重申“两地两检”不能体现高铁效益,故并非真正选项。
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曾指不能简单说《基本法》哪一条是法律基础,常委会决定具“最高法律效力,一言九鼎”,掀起法律界及政界对一地两检背后法律理据的争议。
如人大说了便算 张:无需费时7年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接受《信报》专访时,回应《基本法》起草是没考虑“一地两检”,所以现时难有直接可应用的条文,需从整体出发,观乎是否容许此项安排,而他看不到是亳无空间,因为《基本法》是“活文件”,法律上非无包容空间。
他相信政府提出方案前,已确保无违反《基本法》,人大亦非随意下决定,必先经过透彻考虑,更指若然人大“话得就得”,一地两检就无须经历七年的讨论,只须七天便完成。
此外,张又举例指英法两国“欧洲之星”列车,出于两国互惠,容许其他国家的人员在境内执法,无人曾挑战违宪。
至于过去有人建议由内地授权港人进行清关等手续,有人忧虑背后是否有国家任务,张炳良称理解市民担忧内地执法是否公道,但认为可由法律厘清界线。他亦重申“两地两检”并非真正选项,因执行时与现时的直通车无异。
拓地寻共识 张炳良:或只扩大分歧
任内曾以局长身份担任长策会主席的张炳良,亦有提及现届政府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他认为现时土地小组提出的供应选项,上届政府每一样均研究过,惟“无人接受结果”,令社会无法突破,即使日后举行公众咨询,最终只会扩大分歧,无法如特首林郑月娥所言凝聚共识。
他认为短期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改划土地用途,但每个选择均有取舍,关键是市民是否愿意有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