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港铁内在因素占超支50亿 田北辰促港铁解释原因

撰文: 彭毅诗
出版:更新:

港铁公布沙中线主体工程超支165亿元,总造价升至近千亿元。九铁前主席、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主席田北辰表示,当中50亿元涉及港铁内在因素,港铁需要解释超支因何而来,才可以评定公帑应否承担此50亿元。

田北辰相信港铁已少尽了力减低内在因素引致的超支金额。(彭毅诗摄)

港铁公布沙中线主体工程超支165亿元,总造价升至971亿元。田北辰表示,沙中线造价近千亿,破香港开埠以来兴建单一铁路的纪录,比高铁造价还要高(864亿元)。

总超支165亿元

他指出,在超支的165亿元中,港铁承认当中50亿元涉及公司内在因素,占工程原本估价(708.27亿元)不足一成,他觉得虽然没有理由称赞港铁,但港铁已花了不少功夫,至少尽了力。

被问及公帑应否承担此50亿元超支,田北辰强调港铁要讲明超支50亿元因何而来,他估计都可能与人工和物价上涨、招标书已回来等原因,他觉得对比中环绕道工程5年内超支两、三成,沙中线工程在7年时间内因为市场改变令港铁超支7%,是勉强可以接受。

追问为何迟交工地半年致多74亿开支

田北辰又分析外在因素引起的115亿元,指除了考古所用的41亿元,余下74亿元与两块工地迟交,以及发展位于会展和钻石山上盖而引致,他对此部分的超支感不解:“迟交工地六个月,四样东西合起来仅两样东西迟交,其他基本上要它(港铁)做多少少东西,为何会导致74亿?”田北辰强调,议员日后必须就此在立法会上问清问楚。

林卓廷指程超支两成相当惊人。(彭毅诗摄)

林卓廷质疑部分工程延误非不可预见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认为工程超支两成相当惊人,他表示,明白沙中线超支有多方面的理由,包括有地质、考古发现及其他工程的问题,他称翻查以往港铁呈交给政府的文件的解释,质疑当中部分情况,并非不可预计导致工程超支,例如湾仔北、芬域码头街对出发现废弃纲管装柱的问题,如港铁及相关部门一早查核有关装置,应该很早已发现,就不会在工程后期才改动设计,故此林卓廷要求检视港铁呈交超支的部分,政府必须严肃检视究竟当中有多少是不可预计的项目、而非港铁的责任。

对于港铁上周在铁路小组仍然拒绝交代超支情况,到今日才披露有关资料,林卓廷表示非常遗憾。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谭文豪表示,沙中线超支主要分三部分,包括会展站的工地移交延迟、考古因素及额外设备,不过,港铁没详细交代三部分的详细开支是多少,例如工地交收部分的超支为何会出现?当中是否涉及人为问题?此外,一些额外设施,包括接驳天桥等,理应在设计时已包括在内,“会唔会系当初拨款时,为咗唔想个数咁大而冇讲呢?”

沙中线主体建造工程金额714亿元;当中708亿元由政府委托港铁进行,港铁今公布,最新评估这部分超支165亿元、即23%,外在因素占额外工程开支约七成,外在因素占额外工程开支约七成(约115亿元),港铁内在因素所致则占余下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