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楼前需知 查公契了解维修责任 提防隐形收费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买楼是不少人一生中最重要投资,事前当然要“谂过度过”。除了首付、律师费、印花税等“指定动作”,市民购入物业之后,仍然要继续供楼、缴交差饷地租、管理费,更有不少“隐形收费”,例如楼宇维修费等突如其来的开支等。

有业主向《香港01》投诉,指在维修冷气时需要缴付“拆罩费”,非常无奈。(林若勤摄)

有The Austin业主最近向《香港01》投诉,指因冷气散热器安装于大厦外墙,并由“百叶”覆盖,进行吊船维修时,需要额外收费。管理公司港铁向业主报价,找来多间冷气维修公司,全部都要收取数千元“拆罩费”,又不准住户永久拆除百叶,有业主认为此举形同“抢钱”。港铁回复查询时就表示,根据大厦公契,如住户安排检查或维修冷气散热器时拆除了百叶,完工后必须装回。

大厦公契会列明业主和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力与义务,测量师学会建议市民买楼前先行查阅。(资料图片)

事实上,楼宇管理公司和业主过去亦不时因类似原因引发争执。根据消费者委员会统计,自2015年至今共有332宗和物业管理相关的投诉数字,其中70%涉及价格争议。

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一手住宅物业前,除了解住宅物业的基本资料外,仍需加强关注以下事项:

楼盘附近的规划情况,不要纯粹依赖广告或宣传;配套、接驳交通服务、管理费用及完工日期等;了解物业公契的规定及发展商占公契的分数,这关乎是否可成立业主立案法团,及业主委员会,来保障业主权益的能力

测量师学会吁市民置业前查阅大厦公契

测量师学会近年亦发出指引,提醒业主在置业前可以查阅大厦公契。指引提到,大厦公契会列明业主、管理公司在使用、管理、维修物业、公众传递以及地下设施方面的权利和责任。条文亦会列出是否可以饲养宠物、外墙维修费承担等资讯,业主可以多加留意。

业主置业前可先向土地注册处查阅查阅公契,但新建楼宇的公契,就要待发展商与置业人士达成第一次交易后,才会存放于土地注册处。

业主会会长:买楼勿只关注楼价

香港业主会会长佘庆云认为,近年不少准业主买楼前“只关注楼价”,忽略楼宇相关配套,入住后出现任何问题只能“肉随砧板上”。他建议业主在选购物业时,尽量拣可以成立业主立法案法团的楼宇,一旦和管理公司发生争端,亦较容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