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获奖村上春树续饮恨 八度失落文学奖

撰文: 陈芷昕
出版:更新:

诺贝尔文学奖今日(5日)晚上公布,该殊荣由日裔英国籍的小说家石黑一雄获得,而港人熟悉的日藉作家村上春树则再次失落文学奖。村上春树从2009年获提名至今,已经是第八度失落该奖项。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夕,英国博彩公司Ladbrokes及NicerOdds 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最新赔率,村上春树以1赔6排名第2。去年,村上春树获奖的赌盘更是全部提名者中最高,但最终由美国音乐人Bob Dylan获得殊荣。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为日裔英国籍小说家石黑一雄。(网上图片)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一名日裔英国籍的小说家,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因应父亲的工作需要,全家移居英国,作品主要都英文写作。石黑一雄与鲁西迪(Salman Rushdie)、奈波尔(V. S. Naipaul)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的著作包括《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无法安慰》、《我辈孤雏》、《悲歌之王》、《别让我走》、《伯爵夫人》、《夜曲》及2015的著作《被埋葬的记忆》,最新著作主要探讨遗忘与记忆、现实与虚幻、过去与现在话题。

(NicerOdds网上截图)

截至今日(5日),英国博彩公司Ladbrokes及NicerOdds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村上春树直至下午4时仍以1赔6位居第二,肯亚作家Ngugi Wa Thiong'o则以1赔5位居榜首,排行第三的是加拿大作家Margaret Atwood。去年,村上春树在Facebook上分享预测今年文学奖得主的赔率,被外界解读为“等够了”。

村上春树于社交媒体上分享,其他媒体报导有关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村上春树Facebook截图)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国创作人兼歌手Bob Dylan引发争议,当中美国《纽约时报》评论员Anna North曾直指“Bob Dylan不配夺得诺贝尔文学奖”,认为诺贝尔委员会不选择将文学奖颁给一位作家,而是颁给他,是一个令人失望的选择。有媒体预测今年文学奖得主将回归纯文学。

去年由美国歌手Bob Dylan获得。(Getty Images)

作品世界化 令评审感到失望?网上不少人曾探讨村上春树的作品未能问鼎诺贝尔文学收奖的原因,不少人指出作品世界化,甚少添加民族意识,亦是令评审们感到失望,所以一直未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亦有人指出,诺贝尔有种“鼓励默默无闻的好作家”之倾向,而村上春树的作品十分畅销,可能让评审们觉得颁奖给他是锦上添花,这也可能是他难以获奖的原因。

村上春树长篇作品集
听风的歌(1979) 1973年的弹珠玩具(1980)
寻羊冒险记(1982)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1985)
挪威的森林(1987) 舞·舞·舞(1988)
国境之南 太阳之西(1992) 发条鸟年代记(1994)
人造卫星情人(1999) 海边的卡夫卡(2002)
黑夜之后(2004) 1Q84(2009)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 骑士团长杀人事件(2017)

网上评论指日语原著须透过翻译 多了一层隔阂

另外,评论又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目的是表彰“在文学领域中创作具有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要有一定的理想性或人文关怀。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大多含有政治性的符号或内容,揭露社会现实或同情弱势群体。惟村上春树偏向以普通城市人的日常去探讨行为背后的原因,有网民指其偏好或与诺贝尔评审不太相乎。村上春树的日语原著须透过翻译,更多了一层隔阂。

香港作家廖伟棠表示,村上春树虽然并非他心目中的“大师级”作家,但作品中可见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但他指,诺贝尔奖向来没有很明确标准,不少文学巨头,例如米兰.昆德拉都从没获此殊荣。廖又指,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末渐渐转型,奖项多颁授予未被知晓的杰出作家,不再拘泥于是否经典作家。

他称,虽然村上春树以及部分作家经常被称为“陪跑者”,但陪跑者亦非一定是侮辱,因为部分人眼中的陪跑者,实际上都已经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得很远。

村上春树再次失落诺贝尔文学奖。(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