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支援服务中心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香港公营医疗需求庞大,要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当然离不开医疗团队的努力、完善医疗设备、采购足够药物等,但大家别忘记背后亦有一群支援人员默默努力地为公营医院提供一切所需的支援服务,例如储备紧急防护装备、大量的洗衣工作,以及病人膳食服务等。
笔者想借此机会向读者介绍位于北大屿山的“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随著香港的人口上升及老化,医院服务需求亦大增,医管局除了提供医院服务外,亦需要提供支援服务和设施以支援不断扩展的临床服务。

撰文:医院管理局工程拓展总监卢国华

医管局“第一个医院发展计划”其中一个项目是兴建第一所“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工程已于去年第二季竣工,今年第一季将分阶段投入服务。

医管局“第一个医院发展计划”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兴建医管局第一所支援服务中心。建筑工程始于2020年第四季,已于去年第二季竣工,现正密锣紧鼓准备今年第一季分阶段投入服务。

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建筑楼面面积约为62 000平方米,分别设有中央洗衣工场、中央食品制作组、资讯科技机构数据中心及中央应急储备室,以支援北大屿山医院和其他公营医院运作。支援服务中心全面投入服务后,预计中央洗衣工场及中央食品制作组处理的洗衣量及膳食量,分别能满足2030年医管局相关服务需求量的一半。至于资讯科技机构数据中心则可容纳500个资讯科技设备架,占医管局数据中心总容量一半。中央应急储备室会储存足够紧急防护装备及应急物资,一旦遇上疫情、灾难或紧急情况下亦能灵活应对。

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作为一栋以运作效率为目标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揉合了功能需求、运作习惯、建筑美学和绿色建筑等元素,亦协调了自动化系统及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力求打造一个既实用又具可持续发展特质的工业建筑。为提升运作效率,设计团队建立单向的车辆运输动线及工作流程;在空间规划方面,不同功能的设施和场地设置于独立楼层,以加强感染防控。除了讲求实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亦同样重要,中心设有绿化花园空间、自然采光和通风环境,增加员工舒适感。

为配合绿色建筑,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的项目参加了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版的认证计划。支援服务中心配备了多种绿色设施,包括光伏系统、太阳能导光管、感应器控制的照明和卫生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此外,由于洗衣房会排放热废水,而蒸气锅炉亦会排放烟道热气,项目团队采用热能回收方案,将余热制成蒸气及热水供支援服务中心所需。

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的落成将有助提升医管局支援服务和设施,成为公营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临床服务发挥相辅相乘的作用。为切合市民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及配合现代化服务,医管局正马不停蹄进行一系列医院发展及改善工程,“第一个医院发展计划”的项目除了增建医管局支援服务中心之外,还包括多间医院重建计划,例如广华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玛丽医院及基督教联合医院的重建及扩建计划,亦会在启德发展区兴建新急症医院等计划,以持续提升公营医疗服务的质与量。

医院管理局。(资料图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