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隔逾半世纪再有水獭足迹 大小磨刀公园发现属欧亚水獭粪便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去年公布在上水梧桐河一带寻获水獭排泄物后,香港再现濒危物种欧亚水獭踪迹,今日(8日)表示,团队于去年较早前在大屿山水域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园考察期间,发现了一坨疑似已风干的水獭粪便,经基因鉴定反复验证后,终确认属于欧亚水獭。
农场称,今次发现为欧亚水獭在大屿山水域出没提供首个确切证据,也扩大香港目前已知的分布范围,促请当局未来发展北大屿山时,应为水獭及其他珍稀物种制定保育措施,以保护重要淡水生境的完整性及连通性。

港大研究曾指本港只寻获7只欧亚水獭个体

欧亚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近危。港大有研究发现,本港2018至19年只寻获7只欧亚水獭个体,主要集中在后海湾一带。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表示,2020年至今,其调查已确认本地的水獭会出现于新界西部及北部从白泥至罗湖一带的鱼塘湿地和海岸地带,有时甚至深入到靠近市区的人工河道。

欧亚水獭在香港目前已知的分布范围。(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

嘉道理农场指为首个确切证据证实欧亚水獭出没大屿山水域

农场称,本地文献中关于大屿山水獭的记载寥寥无几,且到上世纪60年代后便无迹可寻。此次发现,不但为欧亚水獭在大屿山水域出没提供了首个确切证据,也显著扩大了香港目前已知的现存分布范围,为这一本地极度濒危物种的保育带来新希望。

小磨刀与大屿山北面的小蚝湾海岸。(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

农场:水獭会利用离岸岛屿 未来需扩大考察范围

农场表示,今次亦显示香港的水獭并不单单栖息在滨海湿地和内陆河流,还会利用离岸岛屿及其周边海域。由于欧亚水獭必须在淡水水源中冲身,洗去皮毛上的盐份,以保持防水和保暖功能,因此水獭很可能会使用大屿山海岸的淡水河流和河口区域。

农场指,未来仍需要加强和扩大野外考察的力度和范围,覆盖更多水獭潜在的分布区域和生境,以全面评估大屿山区域乃至全港水獭的分布现状。

促政府北大屿山发展制定保育措施

农场表示,政府2017年公布的《可持续大屿蓝图》中为大屿山的未来规划确立“北发展、南保育”的总体原则:北大屿山以经济及房屋发展为主,南大屿山则著重保育、文化和生态旅游。鉴于是次的突破性发现,未来北大屿山的发展应为水獭及其他珍稀物种制定保育措施,以保护重要淡水生境的完整性及连通性,务求达至发展与保育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