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濒危欧亚水獭上水留粪揭行踪 嘉道理农场吁目击者提供资料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团队,近日在上水梧桐河一带,发现一坨疑似水獭排泄物。园方表示,排泄物带有浓浓鱼腥味,与典型的欧亚水獭粪便味道相似,其后经过DNA分析,证实样品属于香港极度濒危的欧亚水獭。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团队在上水梧桐河一带发现一坨欧亚水獭排泄物。(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Facebook)

水獭栖息上水一带邻近市区的河道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称,该园自2020年起在香港调查水獭,2021年时在白泥一带发现水獭踪迹,加上本次在梧桐河的发现,证明整个后海湾及深圳河集水区依然是水獭栖息地;今次的发现更证明水獭会利用邻近市区的河道。

该园因此认为,香港更应该积极活化人工河道和改善水质,兴建对水獭和其他野生动物友善的设施,让动物可以在繁华都市中找到栖身之所。

图为过往在珠海发现的水獭。(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Facebook)

园方建议市民到河岸散步时多加观察,可能有幸目睹水獭这种珍稀而神秘的动物;又呼吁市民如发现水獭踪迹,可致电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2483-7178,或扫描下图QR code填写表格通知园方。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为便市民通报水獭足迹的QR Code。(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Facebook)

水獭皮毛具药用价值 被指危害水产养殖生物遭猎杀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指出,欧亚水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近危”级别。渔护署网页提及,牠们只在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及附近出没。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指出,欧亚水獭是本地最稀有的哺乳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由于行动神秘,较难以追踪其踪迹,会增加保育工作难度;又称近年有研究显示,在香港只找到7只水獭。WWF表示,水獭在全球也受到威胁,因为其皮毛具有药用价值,并且被视为危害水产养殖的生物,因而遭猎杀。另外,环境污染和栖息地丧失,也严重影响依靠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生存的水獭。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团队成员在梧桐河一带考察。(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Facebook)

水獭栖息地位处北都发展计划 专家吁发展顾及保育

梧桐河位处北部都会区计划范围内,当中罗湖 / 文锦渡被规划为口岸商贸及产业区。翻查《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 2023》,发展目的在于让该区有潜力发展各种与口岸相关、或需较大土地面积运作的经济用途,可建设口岸商圈及新兴产业基地,与新田科技城的创科产业互补,亦可对接深圳罗湖区的发展。

而2023年本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及WWF香港分会共两名保育专家发表研究报告指,欧亚水獭在香港自1930年代起已呈现下降趋势,过了30年更徘徊灭绝边缘。

参与该项研究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自然保育主任许家耀表示,人口膨胀及急速城市化下,水獭栖息地逐渐消失,加上水污染和渠道工程,都把水獭推向灭绝的边缘。另一研究员陈辈乐直指,本港水獭情况已岌岌可危,忧北部都会区大开发下,令生态环境面临巨变,促发展经济时要与生态保育取得平衡,呼吁各界参与水獭的保育。